望江南·超然台作
全诗注释
翻译白话
全诗赏析
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暮春,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任上。作者于熙宁七年十一月至密州,“处之期年”,即八年底,动工修葺园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命名“超然”(苏轼《超然台记》)。作者登超然台,眺望满城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望江南》增加了一叠。上片写登台时所见城中春景,包括三个层次。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其次,以“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三个层次先是由一个特写镜头导入,再是大场面的铺叙,最后,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两天,相传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从这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揣其用意: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