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城里到乡下,人情风是愈刮愈烈。 人情的种类越来越多,光是做生日就有整生和散生。还有生儿满月,子女婚嫁,上学参军,入党提干,乔迁新居,开业庆典,都要请客赶人情。人情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人情的档次越来越高。过去,有人情家里做事,捉只鸡、提瓶酒,大家在一起热闹热闹、庆贺庆贺,宾主都高兴和开心。可是现在时代发展了,你随上50元、上百元的礼金,别人看不上,有时随礼者也觉得拿不出手。好象礼随得不重,别人就会小瞧自已。礼重心沉,礼多心痛。这礼越来越重,礼金越来越烫手。 礼尚往来,这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传统。大家如果都在亲情中为尚不可。但是现在的人情一是越来越重,再就是越来越变了味。难怪有人批评说:这是变了味的人情。 人情一重就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严重的要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正常交往。俗话说,人情大似债,头顶锅儿卖。别人请了你,你就得随人情,许多农村也叫赶人情。即使手头一时无钱,找别人借一转的债也要把人情赶上,否则,别人会觉得你瞧不起人,不好结交和来往。别人都拿的一百元,你偏只拿五十元,也会觉得脸上无光。因而即使是踮着脚做人,自已不吃不喝,咬着牙巴骨也要把人情赶了。 有的为了寻找心里平衡,也有的是为了把赶出的人情捞回来,一些人就变着花样做事,让人前来赶人情。据说农村一个地方有一户人家一年上头尽在赶别人的人情,而他家确实没有什么事可做,于是,在他家母猪下儿时,他便借机把全村的人请了个遍。你做得初一,我便做得十五。许多农户盖厕所也要请客。于是,人们成天都在忙于赶人情喝酒,下地种田和外出打工做生意就少了心思,长持以往,岂不要影响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里人情负担也不轻,平时往来不多,也没有什么经济上的交道,但家里做起事来,这时便想起了你。有时给你下个帖子,让你很风光很体面地掏腰包。有时一个电话打过来说让你来喝酒。一问,为什么,方才告诉你他今天过三十岁生日什么的,这不是让人哭笑不得么。倘若你事先不打听清楚,胡里胡涂地跑到酒店去喝酒,你以为是平时呀,吃后嘴一抹,走人,恐怕要被别人嗤笑和漫骂。有的还不可思议的是借人情之机敛财,特别是有职有权的人,家里不管是多大点事,只要有理由就会主动让人早早放出风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请同志们来喝酒,表面上看是关心部下,联系群众,实则要借机捞一把。人情在这里又成了少数当权者受贿的天赐之良机。 由此看来,赶人情当休矣!人情之风当刹。 耻之死_初三议论文1000字 我是一个爱历史的人,思绪常常随着历史横游八万里,纵观几千年,泛舟史海时算是能观景晓情了。 孟子曰:无耻之耻,无耻矣。想不到他老人家早在千百年前就看破人性,令人掩卷深思。 耻之死,让我对历史重新感悟。 春秋战国之时,战火纷飞,各国互相吞并。吴国、越国作为后起之秀,以初生牛犊之势,意气风发,锐不可当,也曾在五霸中占有一席之地。吴越之战最终也不可避免的暴发了。起先各有胜负,但在决定性的一战中,越国失利。越王勾践在吴国养马驾车三年,住石屋、穿布衣、受尽凌辱。三年之后归国,勾践为雪国耻自批己罪,卧薪尝胆,发展国力,并接受谋士之策以十计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着手,终于灭掉吴国成为一方霸主。仔细琢磨,夫差成于荣败于耻,勾践败于耻,但也成于耻。 再来看看秦末时期,秦二世施行暴政,百姓怨声载道。继陈胜、吴广之后,刘邦、项羽二人为民振臂高呼,叱咤风云,毅然踏上反秦之路。刘邦咸阳初立威,项羽巨鹿破大敌。于是短暂的大秦王朝在呐喊声中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楚汉之争中项羽以他的勇猛之势,大败刘邦。只是这个本已定好的历史因刘邦的卷土重来而改写,垓下之战,霸王被逼无奈,自认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后人皆感叹评价:刘邦的知耻换来的是大汉四百年基业,而霸王留下的只是乌江的滚滚东流。也正因为他的知耻,造就了一个敢爱敢恨、敢拼敢死的英雄形象。刘邦因耻而荣,项羽亦因耻而荣。 三国时期,诸葛亮受刘备之命前往东吴,说服孙权,以孙、刘联合再凭长江之险以拒曹操,但他在东吴时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草船借箭、七星祭风等表现出的无穷智慧使周瑜妒忌而又惊恐,千方百计想除掉诸葛亮,但屡次不能得逞。紧接着诸葛亮离开东吴后,计袭南郡,智救刘备,力保荆州。世人对周瑜受此三气而死的评价只是定为心胸狭隘,但却只有苏轼能真正读懂周瑜。他的死不是心胸狭隘,而是“耻”,耻于不能胜过诸葛亮这个吴国大患。“既生瑜,何生亮”,道出了周公瑾忧国忧民的忠心啊!相比之下,三国袁术就很无耻了,军败山倒,还在想以前的浮华生活,一碗蜜水,无耻之心,就已注定他的失败了。 到了近代,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使得他御辱自强的设想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然而甲午战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但又有谁知道他在签订《辛丑条约》时被俄侮辱,又气又恨,最后又郁郁而终呢?不甘心大清的****而受到的凌辱,耻之死,让我对他重新评价。 …… 纵观千古,荣辱之间似乎存在某些必然的联系,思荣得耻,知耻可荣。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