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初的呈现就是一张白纸的华丽。
许多人每日叫嚣着“为生命着色,让生命更加精彩”,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
在我看来,“为生命着色”就是对生命泼一盆脏水,使之变得媚俗。
也许你觉得不可思议,可事实就是如此:老葛朗台将生命刷上一层金粉,远远望去——一堆破铜烂铁;克劳迪斯让生命染上权杖上的珠光宝色,细细端详——宝石一般空洞冰冷;上官婉儿把生命漆成酒花之色,凑近一闻——还能闻到情花欲酒的糜烂味道。世事讽刺如斯,越想着色以掩饰,就越让人一眼看穿。
因此,为生命着色其实不过是将那些粉饰在太平之下的丑恶拉出来,大行其道。
那么,与之相反,“维持纯净”又是什么呢?我想,它应该是截然不同的。维持纯净就是梭罗执一支笔,捧一本书在人性之湖边诗意地栖居;维持纯净就是翠翠在边城山溪上唤一只狗,摇一橹桨放肆地笑;维持纯净也许还可以更简单些,它就是为一片云儿惆怅,为一朵花而充满信心。
“纯净”不同于“着色”,它简单美丽而干净无瑕。
但即使知道“纯净”比起“着色”足够美丽,对于它们的各中意义我们还不太能够明了。那么,请让我们在这里郑重地问一句: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为生命着色,维持它本来的纯净?
诚然,颜色鲜艳的生命看上去要比纯净的来得抢眼得多。当红写手郭敬明近年来炙手可热,可我们只愿以“写手”称呼他,而非“作家”,这是为什么呢?是的,因为他不再纯净,他将生命染上了一层酒红色。当他只知道品味红酒的香醇时,他就忘了年少校门口廉价西瓜水的滋味香甜。心迷失了方向,双脚就难免孤苦无依。所以,不是他的文笔配不上“作家”,而是他着了色的生命配不上“作家”二字。
由此不难看出,即使颜色“鲜亮”也难抵“纯净”分量,“纯净”是我们生命中最有分量的力量。
话已至此,大多数人都已明白了这个道理。然而,很多人虽然明白,却不知如何去做。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要如何拒绝为生命着色,以保持生命的纯净呢?
一问到这个问题,大概你的脑海里就会蹦出陶翁种豆南山的画面,再不然就是翠翠偏安僻静边城的情景。可是,为了保持纯净,我们一定要躲在某个尘世角落吗?
关于这个问题,著名作家史铁生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对于一直作为他灵魂慰藉的地坛,他如是说道;“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诚如其所言,心远地自偏。方法并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态度。
食指对于纯净的态度是信仰,朱天文对于纯净的态度是喜爱,三毛对于纯净的态度是不顾一切。于是,他们便都能拥有纯净了。“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所以我说,坚持纯净的态度是一切的泉源。
一张白纸,纯净如斯,却易沾染杂色。
我们都曾拥有这样一张白纸,却不知道最后还剩下几人。
可是不管怎样,都请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我们的纯净,勿为生命着色。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