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正的味道只有融入生活才会深刻,它是一种温柔的精神慰藉
陕西人习惯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正是这样的宽度,加上合适的火候,才能彰显新麦筋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老婆婆比谁都清楚做面的奥妙,风箱大柴,一灶旺火最让面条出彩。木耳、胡萝卜、嫩豆腐做成的浇头,陕西人称作臊子,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是面条永远不变的忠实搭档。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所必须的苷糖。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块是最后的阵地,一天劳动10小时,每人割1亩多地,最多收入200元。这次出来十几天,收入还不到1000元。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名师解析:
为什么很多同学们想不到写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文化?为何我们笔下的食物只是作文中的一个配角?因为我们视它为普通的生存物品,却忽略了它本有的气质,每一条食品生产线,每一双供养的手,每一份珍贵的食材,从简单的食材到半成品到齿间的美味,都凝聚着浓浓的情感。就如,我们若是用普通的眼光看待臊子面,也许它在我们的笔下是这样的:臊子面是一种宽3厘米用新麦加工制作的面条,作料是木耳、嫩豆腐,里面富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因为在许多人眼中,臊子面是嘴边的食物,是吃完就会淡忘的生活材料,可是,《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臊子面有“奥妙”,它的每一道工序都会骚动我们对于这碗面中蕴含的秘密的探求欲,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加上合适的火候是为了彰显新麦筋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这时候会自然地出现一个可以把握这个奥妙的人——老婆婆,而面食产生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则是麦客们维持体力劳动的必需品……一碗臊子面,因为融入了真正的生活而便的温情款款,这碗臊子面也因此会产生文学作品中的引导力量,它会引发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这样的段落出现在你的文章中,那真真儿是极好的!同学们,你的一日三餐有哪些让人难忘的故事呢?
二、人物只有放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才会具备应有的影响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
搜寻的时间超过半天,饶长清还是一无所获,为了一种特殊的菌子,老汉已经守候了8个多月,现在终于到了季节。脚下是青峰断裂带深处,湿气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小花菇,枯树上寄居的真菌,香菇中的王者。如今,香菇已经实现人工培植,品相极佳,但老汉清楚,那些种植香菇,不是最顶级的美味。低温环境中,香菇生长极慢,但肉质肥厚。剧烈的昼夜温差,导致伞盖龟裂开花,小花菇的问世,源自于天地之间的种种机缘巧合。
鲜花菇含有90%的水分,干燥过程暗藏玄机。炭火烤房里,是人工栽培的香菇。事实上,新鲜香菇远不及干香菇的味道,奥妙就在于,香菇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苷酸盐,有强烈的鲜味,因此,只有干燥之后,这种菌子才真正称得上香菇。至于野生花菇的干燥,老汉更喜欢最天然的方法。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野生花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和栽培菇相比,野生花菇品相不整齐,也很难卖出价钱,这些稀有的美味,饶长清打算留给家人。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若是在我们的作文中,介绍饶长青,我们一般会这么来:饶长青是一个有耐心、爱生活的人,他在山间寻找一种菌子,开始一无所获,但是他依然坚持守候了8个月,市场上的人工菌子已经很多了,老汉就用自然烘干的方法获得美味的干菌子来作为自己的食材。
这样的文字无疑就是枯燥而没有实实在在的感情的,那是因为我们把人物和生活硬生生地分开了,这样的人物原型让人有距离而陌生,但《舌尖上得中国》告诉我们,人物应该放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才会鲜活,这段文字描写菌菇的文字远远多于饶长青本人,可是我们却知道这位老汉才是这段文字的灵魂,无论是在菌子难寻的季节坚持守候,还是在寻找过程跋山涉水的艰辛,还是在烘培房间里苦苦地等待,亦或是饶长青把这难得的美味留给家人,都是因为低温条件下菌子存在的艰难,菌子在阳光日照风吹条件下的自然转化的难得,两者的结合让饶长青的人物形象充满生活的气息而不会生硬,在文学作品中,这叫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的写作过程中大多都出现人物形象太过单调,或人物形象塑造太有目的性的局面,可能这篇文章细细读来会解决你的难题。
三、我真的喜欢这样的开头和结尾
【《脚步》开头】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脚步》结尾】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