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的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是脍炙人口的寓言。不过,最近有个小学生对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提出了疑问:蚌和鸟互相夹住了对方,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 这是只属于孩子的问题,童心童趣令人莞尔。我们小时候曾经以为吃了西瓜子就会在肚子里长出西瓜,以为圣诞老人会在平安夜带来礼物,也曾经追问过为什么月亮上只有桂花树却没有其他植物。 面对孩子的提问,不必责骂,也无须搪塞。孩子的心没有尘世的条条框框禁锢,往往能提出妙趣横生又别出心裁的问题。 寓言不是客观真实的历史记载,是为了喻事明理而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讲述的故事。我们的教科书里写满了寓言故事,却忘记了告诉我们这个知识,是因为默认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吗?面对小学生的质疑,无妨给出正面回答,把寓言的本质告诉他们。清代姚鼐云:“学古人在得其神理,不可袭其面目。”寓言想要传达的也是故事背后的道理,不是故事本身的面目。 寓言与童话都是虚构的故事,总归经不起严格较真。鹬和蚌语言不通,本来就无法彼此交流,再加上人又不懂他们的语言,如何能记下这样的故事呢?现实世界里的南瓜不会变成马车,大灰狼不会扮作狼外婆,没有谁愿意给乌龟和兔子组织一场赛跑。理解寓言,也就是理解寓言想要表达的道理,否则一味认死理、钻牛角尖,如何不是胶柱鼓瑟,将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不过,千年之前的故事虽意蕴深刻,也不代表它就是传达意义的唯一方式,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新生代需要新的智慧,古代智慧结晶也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或许,我们的时代和语文课本需要更与时俱进的寓言了。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