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年级>文章详情

家长会班主任

作者:沈维嘉 2016-11-11

四(7)班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四(7)班的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你们对自己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下面我把本学期的有关情况向家长们做个汇报。

今晚的家长会大概分两部分组成,首先由我向各位家长介绍一下学校和班级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向各位提出一些建议。然后我们一起聆听一个有关消防安全知识的讲座。

一、学校现在的状况

学校的情况也许各位比我更了解,所以我也不在这里细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是我们从上个学期起开通了家校通,更方便我们之间联系,不知各位是否收到,如果您的手机号有变化,请及时告知。二是这学期学校在德育方面的重点依然是礼仪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建议各位家长在家里也可有意识培养孩子们的道德礼仪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比如吃饭时会给爸爸妈妈盛饭等等,使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三是大家可登入我们学校的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的有关事情。

二,班内的情况:

我们班现在共有54人。三年的风风雨雨,也让我们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第四个年头又开始了,这班学生应该是教的时间最长的学生。在我们在坐家长的一起配合支持下,我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努力,成绩优异,学习热情高,整体成绩处于中上水平。上学期的语文,数学统考,我们班在年级段中排名都是第二名。我们这次的运动会和方队评比也都是第二名。这学期我二次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班队会,如杨青妤,任梓心,宋笑瑜等同学组织得象模象样,节目也有声有色。作为班主老师,我对我的学生充满信心。但也不可否认,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还比较差,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密切的配合起来,把孩子培养的更好。

(一)品德方面:我应该很自豪的说,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棒。尽管他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有时不免要闯一些小祸,但他们的德行都是好的。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你现在的孩子,他已经不是小不点儿,在思想意识上,从单纯走向复杂,也就是说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干什么,我们孩子有时表现得很倔强,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了。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给他明确的方向,需要主要的是大人语言要规范,不要把社会上的一些不适合学生听的语言带到家里,还有家长的“口风”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希望我们的家长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榜样。对于我们家长自身来说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要孩子专心看书,不准边看电视边做作业,但你自己却边看电视边吃饭;或孩子在做作业,您却把电视放得很响,或者不是传来麻将声,我想大部分孩子就会分心。所以我们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在德,行方面的培养我认为家长要放在第一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学习方面:我们平时常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这也说明学生与学生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同样存在着基础,智力,毅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学习上也表现的千差万别。所以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不好,怕见老师,怕难为情,我觉得这没必要。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重要的是如老师沟通共同努力搞好孩子的学习。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应该适当的批评,家长还要把握好批评的尺度,这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渐增强,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所以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但是孩子很努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我们该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想想怎样才能把他的成绩搞上去,多关心他的学习情况。不光学习,其他方面也是这个道理。

1、这学期学习成绩每次能达到90分以上,比较稳定的同学有:


2、上课积极发言的有:

3、这学期我们开始练写钢笔字,有不少同学的钢笔字书写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班级里涌现了一部分书写优秀的孩子书写认真规范的有:

4、习作较突出的有:


>>《四(7)班家长会发言稿》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7)班家长会发言稿》文章由收集。


现在讲讲孩子进入中年级的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变化:

知识学习广泛了,我就拿语文课为例来讲,低年级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拼音、生字、词语读几遍,抄几遍,也就是说只要孩子肯下功夫肯记一般不成问题。但是,现在可能就有点不同了,因为现在除了以上这些基础知识以外,作业本上更多的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可以是一题多解,不像学生字、拼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个字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的掌握,该读还要读,该抄的还得抄,因此,每次学完一课,词语一定得让他记住,听写出,要背诵的一定要背诵,背诵其实是语言的内化过程,一时效果不明显,但时间长了,语文的综合能力会有所提高。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我们每次预习新课都要写写感想,(这一过程促动孩子认真预习,思考,主动组织语言等,)在试卷中也有很多这样的题目。在新型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难度加大了,作业量相对多了,学习方法改变了,这主要表现在低年级时是被动的接收性学习方法为主,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那么现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就更不提倡这种做法了,学生应该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因此,有一些学生因为不想学,为了逃避写作业在家长面前说:“今天老师没布置作业。”那么在这里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今天没有作业”这句话是不成立的。老师布置给他的作业一个就是一个,两个就是两个,更多的作业得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因为以上改变,所以会出现一部分同学求知欲增强,因此成绩越来越好,或者有明显进步。而有一部分同学出现惰性,怕辛苦,在加上基础较差,跟不上全班同学的学习节奏,所以两极分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在阅读分析方面,大多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有待加强提高,有些学生基本的阅读题都会出现错误的现象,1,不仔细阅读文章,不多读,(现在文章长,不多读几遍文章主线难以理清。)2,不仔细审题,不加以细读,想当然地就一做了事。所以阅读分析失分较多。作文方面:目前全班大多数学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三言两语就把作文写完了。作文的语言不是不通顺,就是大白话。这就要靠平时的积累,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本学期的作文,我们不再像三年级一样,在老师指导后写出几乎千篇一律的文章,而是主要从活动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实践,然老师大概的指导下各自习作,然后给孩子们修改的要点,尽量让孩子们自己的智慧在习作中得到闪现。   也许有的家长很烦恼:我的孩子看了很多书,家里也有很多书,怎么不见他的阅读能力、作文水平提高呢?我想,阅读和作文都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她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反复曲折的历程。但我们只有做起来,相信孩子会有突飞猛进这一天的。

对家长的几点希望

1、注意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上学带作业以备检查。(有个别孩子一会儿作业每带,一会儿书本每带)

2、晚上让孩子早睡觉,保证孩子睡眠。有些学生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盹,请家长给予关注;

3、请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考试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习过程的一些特点比分数更重要。有的学生甚至也能考到95分,但是对学习的兴趣不够高,主动性不高,独立思考不够,与同学们交流的习惯还没养成,他的学习潜力将受到限制。

4、支持学校、支持全体老师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5、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们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6、经常带孩子们接触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现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双休日、假期交好朋友、参加有益的社区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做小实验、搞小发明、编手抄报、编作文集等,使孩子们全面发展。)

7、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不要认为分数就是一切,考试分数高,要引导孩子不要自满;考试分数不理想,应该与老师、孩子一起研究问题所在。)语文考试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适度的课外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成绩好的孩子更要注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孩子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一是读。读名著名篇、读报刊杂志,多读书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视野;二是背。背《古诗70首》、背课文片段、背成语、背名人名言警句等,多背诵可以增加孩子的语文积累;三是写。写日记(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写周记,多写可以为孩子提供练笔的机会,帮助孩子把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转化为语文能力。

各位家长,一代文豪冰心先生曾经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也正是这个。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撒下美好的“情”和“爱”,他们一定会开出最美最亮丽的花.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