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二>文章详情

夜谈那时繁花

作者:爱淇 2014-07-04

银烛青烟,金樽绮筵,一夜挑尽灯花,却留一地情怀独自氤氲。——题记

千年的痴情守望,千年的多情拣拾,千年的遗世之德,于青史之上淡描历史纹路,立皓月湖畔倾听岁月涟漪,漫步红尘阡陌,轻踏过往云烟,诉说着怎样的情怀,又探讨着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方才入夜,薄雾轻纱笼树上枝桠,凝云无知掩月下独影。酣然入梦,与孔圣匏樽相煮,畅谈人间之孝

“孔圣,何为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如今社会上人们急功近利,甚至有人将孝认为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孔圣,对这一现象,您如何看待?”孔圣了然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不仅仅是在父母饿时的一顿佳肴,更不在于对父母的马首是瞻,孝应是“润物细无声”的细腻,是“报得三春晖”的真诚。”

走过平湖烟雨,或褒或贬,褒者赞其立俗世之本,贬者论其不晓变通。它却全然不顾世人纷纭,静立俗世之中,以一朵莲的姿态安放于云水之上,不问夜的繁华,亦不打捞暮色的薄凉。却任性的在千朝万代中彰显风姿:先秦之时“孝治天下”赢六国一统;大汉之时“以孝定官”展王朝之风;隋唐之时“唯孝唯悌”固盛世之况。孝,就这样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像一颗星,不曾陨落,亦从无黯淡,只是固执地闪烁光明。

月上枝头,云层渐厚,微雨轻踏引珠帘缓动,晚风悄拂唤烛光独曳。游沧海,赏桑田,我们酣畅淋漓,体味世态百“仁”!

“孔圣,何为仁?”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仁政”为治国之本,“仁道”为平家之则,“仁德”为修身之法,“仁义”为养性之源。那么,何为仁?有人说仁便是善,仁政,便是善良的治国之本;有人说仁是孝廉,仁道,便是兄恭弟友的治家之则;有人说仁是和气,仁德,便是和善的修身之法;有人说是好,仁义,便是好义的养性之源....简言之,仁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人”,是韩非子的“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是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宏观上,捐款资助是仁,微观上为一粒沙俯首,因一片纸弯腰又何尝不是“仁”?仁,天下皆有,而仁之者,天下人何不仁之?

夜过中旬,物候黎明,骤雨初歇望月明星稀,满盏清欢却拂了还满。花前对酒,我们水调持酒听,寻访信的踪迹。

“孔圣,何为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它曾是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尔虞我诈中一文不值,它曾是饱学之士终身恪守的道德准则,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得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以至于牙牙学语的孩子都可唤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到让人毫无头绪,它便是诚信。在这个时代中,很多人都在寻找诚信的足迹。

“孔圣,现在的世界科技发达,有些人却早已不晓阡陌之间,瓜田可纳履,李下可正冠的诚信之风,我们新一代青少年又该去何处寻访诚信?”孔圣笑而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只有诚信,才能称之为人。故无需寻找,做好自己的诚信,即为寻到‘信’。”孔圣的话犹如醍醐灌顶,方知晓原来诚信大可不必费力追寻,只要相信自己,时时监督自己,便能得知信的踪迹。

窗透初晓方知梦,罗衾微冷方知客,远方有琴,愀然空灵,声声催天雨。一个人,一本书,一盏酒,一帘梦,与孔夫子谈毕方知:很多事,很多理,即便落满尘埃,历经沧桑,仍可令人记忆犹新,仍可照耀时代,捧出一段璀璨年华,铸就一个辉煌时代!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