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每周周二下午,学校操场上都会传出震撼的呐喊声。 在干嘛呢?哦,原来是学校武术队队员们在学习操练施厝扁担拳。 咱们施厝扁担拳是从哪里传来的呀?休息之余,我向教练施爷爷问起了扁担拳的前世今生。
“施厝扁担拳传承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南少林武术,说来话长啊!”施爷爷摸着我的头,娓娓道来,“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秋,泉州南少林寺被毁后,有一武僧冯海和尚劫后余生,双目失明,浑身烧伤,流落到我们泉港施厝村,被施、林、吴三姓乡亲收留救治。冯海为感恩村民,教授南少林护寺秘传武功。施姓得传少林棍法后,在农村日常生活劳动中衍变为扁担拳。” 我想了想,算了算,撇了撇嘴:“哇塞,那得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啊!” 施爷爷点了点头,接着说,“祖传的施厝扁担长六尺,与人齐眉,又称齐眉棍,木料要求是上好的,平时挑担可以承重150多公斤货物。旧时兵荒马乱,遇到危险状况时,将货物往地上一放,棍子顺手抽出,立马变成防身兵器。” “可是,我们已经不经常用到扁担,干嘛还要学呀?” “你这孩子,还喜欢刨根问底。”施爷爷笑了,“咱们这扁担拳,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目前已列入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哦,学习扁担拳,让非遗文化进入校园,是为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让它发扬光大。
施爷爷还介绍说,村里成立了施厝扁担拳文化研究会,对扁担拳历史渊源进行追溯,整理武术套路和传承谱系,鼓励传承人举办培训班,发展扁担拳爱好者、习练者队伍。施厝扁担拳代表队曾参加泉州市老年人健身节比赛,获得特别奖。
“我知道,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有一期栏目,提到了施厝扁担拳对泉州海丝文化保护的贡献!” “不仅如此,我们施厝扁担拳还走出国门呢。韩国电视台的系列电视片《天下武林纪行》,更是详细介绍了施厝扁担拳的起源、传承和发展。” 是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对此,我自豪,我认同。
让扁担拳重获新生,我们一起传承!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