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二>文章详情

加入作家协会申请书

作者:孔境轩 2023-04-11

申请书要求一事一议,内容要单纯。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初中阶段,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文学的书籍,并未创作。高中后,我开始写零星的文章锻炼自己。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稿子的出现,在学校引起不小反响。当时,有不少老师开始注意和指点我,并要求我学习文科。可惜,因家人的反对,我开始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理科。可我知道,这些并不能改变我什么。除了不断地阅读,我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眼光诠释文学。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我开始涂鸦一些文字,并取“玛琪”为自己的笔名。记得当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就是《兔·鹰·人》(小说《揽梦人》的雏形),第一篇诗歌《请带我走》,第一篇散文《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就像我先前提到的那样,当时,这三篇稿子的问世给了我不少荣誉。虽然这些荣誉在别人眼里不算什么,可它们却让我对自己的写作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我又写了《口红》《灰线》《爸爸的梦想》《错误》《雪魂》《兔·鹰·人》等近三十篇稿子,并开始尝试写原创歌词《快乐园》。因一分之差,我错过了在沈阳理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一时心灰意懒,烧掉了几乎所有的稿子,并在子长中学复读三年。高考失利后,我隐约感到命运的强大和不可逆性,并有了写长篇小说《我和桐童的故事》的想法。只是因体裁问题,一直没有付之实践。可悲的是,我在子长中学重复了三年忙碌而又无望的生活。命运开始在我心中投下了浓浓的影子,我渐渐感到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因为如此,我毫无反抗地踏上了西去的火车,去追逐那遥不可及的文学梦。

在一所以“农”“林”“工”为主的大学自学文学,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可怜了。可尽管如此,在大学期间,我翻阅了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书籍,并做了约120万字的读书笔记;与此同时,经过不断的思考后,我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理论诠释文学,并提出了“打破一切外在体裁形式的限制,用最真实的笔触写出心中最深的感触”。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散文小说”和“小说散文”的概念,并在相应的作品中实践它。看了一则新闻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思索再三后,开始执笔写反应同性恋情感和生活的长篇社会问题小说《我和桐童的故事》。当然,因小说创作的需要,我写了不少有质量的诗歌和散文,也写了不少原创歌词。同学和老师们看后,都觉得很不坏,鼓励我发表。同年,又经历一些事后,我再次关注“命运”和“人性”这两大命题。偶然的机会,当我从行李箱中找到《兔·鹰·人》的残稿后,经过反复思考,完成短篇小说《揽梦人》的创作。《揽梦人》给了我不少荣誉,并让我获得了在“小说阅读网”“烟雨红尘网”等网站上发表作品的资格。稿子发到网上后,反映强烈,不少文学网站纷纷转载。这让我看到了《揽梦人》的潜在价值,我将小说改写成剧本,并于将稿子送到cctv6。后来,因剧本结局太悲的关系,cctv6并未采用,可我并不灰心,继续写《我和桐童的故事》。当然,因为《揽梦人》的问世,我们学校的文学院开始注意我,并决定破格录取我。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喜讯。当时我已倒课十门,毫无选择的余地。可惜,所谓“好事多磨”,用在我身上那是再贴切不过了。因家人和农业工程学院部分领导的反对,我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这不得不说是件憾事。不过,因《50篇稿子的创作。和几年前不同,我把它们中的一些发表到了“烟雨红尘网”,供大家阅读。

漂泊的生活虽不如意,但我的很多有分量的作品却都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命运一直捉弄我,也一直锻炼我。我渐渐学会了忍耐,并用秃笔写反抗它的缴文。不可否认,我和命运,我们互相推搡,互相打量,互相依赖,又是一对生死仇家,我们谁也不服谁。深圳之旅差点让我万劫不复,而那件事又让我看到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看到了不少阴暗和善良的东西。因为如此,我的作品一直探讨很多社会边缘问题,探讨“人性”和“命运”。诗歌《浮世绘》《结婚纪念日》《永恒之花》,它们让我结识了不少朋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丽森上班后,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若干个夜晚,我一直伏案写稿,写下我的反思。按网络编辑的话说,我的作品已有了鲜明的风格。他的评价让我很忐忑也很兴奋。就我而言,诗歌《祭花吟》《倾我所有》《长长的旅途》是我最喜欢的稿子,看它们我可以看到另外的自己。反思自己的情路,想想自己有始无终的爱情,不胜唏嘘,遂在此基础上做了很大的修改,写下了另一部反应同性恋情感和生活的长篇社会问题小说《菜籽哥哥》。尽管我改动了不少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但我知道,我的心一直没有改变,一直......(漂泊时期及在丽森上班后的作品有:散文《劫后余生》《守望孤独的麦田》《扼住命运的喉咙》《千里之外》《黑洞》;诗歌《长长的旅途》《祭花吟》《化学反应》《倾我所有》;小说《菜籽哥哥》《我最平凡的二十四小时》;原创歌词《牵手》(为剧本《浮华》创作)《铭记》(为小说《菜籽哥哥》创作)。

通过我近8年的不断摸索写稿,我突然发现,有不少人对文学的理解有很大的误区。

一、先确定体裁,后创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直接堵塞了所有的创作渠道,写出来的文章也是闭门造车出的产物,让人读了也觉得干瘪无味,缺乏立体,人物也缺乏个性化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当作者专心写稿的时候,他自身的意识处于极端朦胧的状态,根本无法“准确”地选择语言,无法堆砌文章最基本的解构,那么作品的体裁也就无从谈起。对于一个真正进入写作状态的人来说,他的写作过程近乎于“梦游”,是完完全全地用“朦胧的情感写最真实的心理感受”。只有作者完成创作后,当他清醒地修改稿子的时候,他才能准确地确定自己作品的体裁、运用的修辞是否到位。

二、运用死板的体裁限制作品本身,像完成“八股”一样写稿子,根本没有体裁和修辞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人写的稿子,总是一种体裁用到底,缺乏格律和音乐欣赏性,这样的作品也就没有灵动性,让人很难接受。换一种思维。如果用散文的写作手法来充实小说创作,这会有什么情况呢。很显然,散文的“形散神聚”可以使小说的表达更随意,使小说的表达有了更为广袤的创作天地;小说毫无字数限制的“海量”以及“毫无根据”的“虚构”等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可以表达作者无法具象化得隐晦思想,可以刻画和揭示更为真实的内心。把它们引入到散文的创作中,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同理,诗歌是情感和语言的高度凝练,好比糖精。但我们知道,“糖精”因味太浓,为很多人不喜。那么这样好了,给它加点“水”。这样,不仅可以打破诗词方面的字数限制,反过来还可以用诗词的“凝练”来控制散文或其它文体,那么我们就可以拥有更多老少咸宜的“糖水”了。对于中国来说,以“托物言志”为主的国家,散文和小说等文体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排挤”和“限制”。如果诗歌可以从高处不胜寒的宝座上走下来,那么会是另一番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象。所以说,打破传统的体裁限制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扩大作家的写作视野,更可以提高传统文学与现代影视、现代音乐之间的竞争力,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第三,有些人只是为了凑字数,不能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不能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只会说空话、漂亮话。可悲的是,现在的高考选拔一直助长这种写作风气,这不得不说是件憾事。现在的大学生刚步入社会,就会用漂亮话夸大某些事情的真实性,而这些都是因所谓的“龙头凤尾”说害的。也许,高考可以为其它职业选拔人才,但对文学而言,它只能限制文学的发展,是文学最大的克星。

该搁笔了。怎么说呢,对于文学,我已把它看成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看成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了。文学和我,我们是互相选择的结果。所以,我愿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它,并充实它。有朝一日,如果我写不出东西,那么我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我来说,只要我能在文学上发挥一点点作用,我的心也是欢喜的。今天,我冒昧写这份申请,就是想让协会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可以让我自由地发掘自身的潜力,为延安的文学尽自己应有的力量。就说这么多罢。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