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三>文章详情

议论文精彩结尾常用技法

作者:李若微 2023-04-11

古人常以“豹尾”的标准来衡量结尾的优劣,简洁明快,干净利索,响亮有力,像豹尾劲扫,就能起到声震全篇的效果,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谓“头难起,尾难结”,那么考场议论文该如何结尾呢?

一、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法

议论文在结尾处如果能巧妙照应开头,一呼一应,首尾圆恰,读来便能气韵流畅,既能体现视觉上的和谐对称,又能体现思维上的起承转合、严密周全。以2014年广东高考佳作《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为例:

开篇写道:有人曾指出,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生过得越来越索然无味。人们纷纷怀念起黑白胶片的时代,以为它能收集人生值得珍惜的瞬间。然而,愚以为,数码时代的技术,更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结尾写道:数码技术的时代,同样能够唤起人们永不褪色的`记忆。让我们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点滴。

起笔有铺垫,落笔有照应,浑然一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二、引用名言,深化中心法

名人名言、经典语句,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思想、情感与语言合一的精粹,善于在结尾处引经据典,既能有力佐证自己的观点,又能借精彩助阵,达成自身的精彩,让人眼前一亮。如2014年浙江高考佳作《愿赤心长留》的结尾:

童心之贵,贵在其真、其柔、其善。人的成长会失去许多,却不应失去最本身最纯净的赤子之心。就像埃斯蒂斯所说的:“我们不是要一下子拯救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触手可及的部分。”我愿这赤子之心,可长存你我周围,更长存于你我心间。

三、反诘设问,引人反思法

这种结尾方式采用诘问句式,或设问,自问自答;或反问,发人思考。其优势是提醒读者对论及的问题做进一步关注,启发人心,在变换表达方式的同时,有效地延展了思想的长度。如2014年江苏高考高分作文《推开门,走下去》,开头即化用诗句,用抒情的笔调表达自己追求大学的愿望。中间部分通过引用名人事例,论述了“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的观点。最后,这样作结:

谁说只有哈佛才有凌晨四点半的灯火通明?我们有无数推开门走下去的人,所以才有梁思成、林徽因,有金岳霖、汪曾祺。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必将走出更杰出的大师,这一扇门,挡不住千万人的脚步。

这个结尾段,以众多知名学者为例,同时适当联系当代,指出只有像他们那样,才能为大学增加更多“大师”的道理。反诘问句起到了很好的强调和肯定的作用,这种结尾具有启发性、感染性,给人留下了感情真挚、论证有力的印象。

四、呼吁号召,激励读者法

好的议论文不仅对现实问题有关注有思考,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强烈咏叹,或呼吁号召,以促使人们自我超越,战胜困境。以这样的文字结尾,能唤起读者共鸣,给人以激励和鼓舞,彰显的现实意义。如2014年海南高考高分作文《授之以渔摆脱依赖》,作者从材料中的野生动物丧失觅食能力这个角度立意,从中提炼出“授之以渔摆脱依赖”的观点,符合题意且颇有新意。行文最后,作者这样作结:

授之以渔,为后辈指示一条明路。放手任其经受风雨的洗礼吧,摆脱依赖,独自行走。让一路的经验累积成看破红尘的睿智,一路艰辛铸就成风雨不惊的平稳。最后,当他站在路的尽头,即使没有轰轰烈烈,也能笑对命运,不留遗憾。

结尾处发出了强有力的号召,无疑增强了的现实意义,既有以理服人的一面,也有以情感人的效果。

结尾的方法也不止以上几种,还有诸如“巧妙留白,余韵绕梁”“回应标题,点题点旨”等,上面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