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篇1大年三十那天,我们穿上新衣服去奶奶家过除夕。上车后我透过玻璃窗往外看,平常人少的路口,一下子变得热闹异常。这是因为人行道的两边多了许多小贩,有卖鞭炮的、卖对联和卖窗花的。刚一进小区,便看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电线杆和伸缩门上都挂着小灯笼,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贴福字。
一进奶奶家,爷爷就和爸爸聊起天儿,淡古论今,说一一些春节起源的传说。这时,奶奶拿来一副对联和两个灯笼,妈妈和奶奶开始挂灯笼、贴对联,房间里一下子充满了节r]的气氛,作文素材《写除夕的作文》。到了下午,奶奶和妈妈开始做饭,没过多久,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走过去,哇,满满一桌子全是我喜欢吃的菜,有鸡、鱼、排骨等,这些菜不禁让我垂涎欲滴。爷爷举杯说道:“祝大家虎年好运、财源滚滚!祝我孙子学习进步!”我呵高兴了,最后大家举杯说道:“虎年合家欢乐!”吃完饭,我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里有歌舞表演、杂技和小品,唱歌的人歌声嘹亮,伴舞团翩翩起舞、姿如燕飞。到厂夜里11点,妈妈、奶奶和爸爸开始包饺子。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要在饺子里包一枚硬币,谁吃到了钱准就是一年中的福星哦。包完饺子,我和爸爸出门去放鞭炮,天空中的礼花争奇装斗艳。鞭炮放完了,我们回家准备吃饺子,这时,电视咀传来倒计时声:“5、4、3、2、1。咚!”我们送走了牛年,迎来了虎年,正所谓“辞lLl迎新”。爷爷端上一盆饺子.开始吃饺子啦!我第一个开吃,哇!这个饺子真美味呀!但是我没有吃到钱,我义接二连三地吃了好几个饺子,都没有吃到,我有些灰心了,这时妈妈鼓励我说:“再吃最后—个,别灰心。”我答应了,突然我的牙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我吐出来,原来是钱,我太高兴了,大叫大嚷道:“我吃到钱了,我吃到钱了!我还是一年中的福星哦,哈哈哈!”说完奶奶递给我一个红包。吃完饺子我们就各自网房问睡觉了。
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因为春节能放鞭炮、吃饺子,春节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欢乐。
除夕 篇2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乡下过年。
(一) 贴春联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大年三十。一大早,爷爷挂起了红红的灯笼,我和爸爸在大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和“福”字。在贴的过程中,我还记下了一幅春联: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这幅春联不正表达了当时所有人的心情吗?贴完春联后,一眼望去,红艳艳的春联顿时让整个屋子增加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二) 年夜饭
吃过午饭,我们大家就忙开了:爸爸、妈妈在为全家做年夜饭,奶奶在大厅搬了几张桌子,桌面上摆着许许多多的供品:水果、鸡、年糕……听爸爸说,这是乡下过年时的一种习俗。
终于开饭了,桌上的菜丰富极了,我们兴高采烈地坐到一起吃了起来。正当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时,窗外突然传来阵阵鞭炮声和礼炮声,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忙放下碗,抓起昨天与爸爸买的一堆鞭仗与表哥冲出门外。
(三) 放鞭炮
一到门口,我发现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燃放鞭炮,鞭炮声此起彼伏,再加上孩子们的欢笑声更是热闹极了。我与表哥点燃了几个,“开心果”放着美丽的爆米花升上夜空,“啪”的一声炸成两个豆瓣,太好玩了。我们觉得还不够,便又燃放了一个“魔术转盘”,点火后,“魔术转盘”开始慢慢转动,然后越转越快,冒出五颜六色的火花,最后爆开。放完这些小鞭仗,我发现邻居放鞭炮的声音越来越大,放出的礼花越来越漂亮,我也不甘示弱,冲回家里与爸爸搬了许多烟花出来放,其中有一种烟花最酷,从左到右一下子就是五发,象机关枪一样冲出天空,只听“轰”的一声,五朵礼花霎时照得夜空如同白昼,天空顿时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和表哥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想一定会超过邻居。随后,我们还放了“开门红”、“空中礼花炮”、“哈哈伞” ……
回到家中,看完春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准备了压岁的红包,希望我快快乐乐地成长,我也祝他们健康长寿。
怀着愉快的心情,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我盼望着来年春节快点到来。
除夕 篇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用这句诗来形容今年的春节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市区里已被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十几年了。打我出生起,除了在郊区外,从未在市内燃放过烟花爆竹。今年可是第一年解禁呀!太爽了!哈,哈…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全家人张罗着丰盛的年夜饭。绷不住的,不到五点就开放了。我们也是如此,表妹格格捧着二十多盒摔炮来了,我俩马上在院子里“啪,啪啪!”地一口气放了十几盒,又试着两个一起放“噼噼,啪啪!”实在是太有趣了!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七点,由我和表妹主持的家庭晚会也开始了,猜谜、踩气球、抽奖等游戏令每个人都非常开心。虽然我和表妹仍然一本正经地按事先安排的程序主持着家庭晚会,其实窗外的火树银花早就把我们的心带远了,我匆匆地将节目赶到了最后一项-----抽奖!
我一边闭着眼睛在袋中摸索,一边想着该用什么当作奖品。“哈,是老爸!”我扫了一眼四周,突然眼前一亮:“对了,去放爆竹!”我将装鞭炮的纸箱推给了老爸,然后飞快地穿上外套向外奔去,老爸他们也是,原来每个人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呀!
我们从家里出来,外面的夜空早已是流光溢彩,四面八方的爆竹声震耳欲聋,东南西北的烟花光焰万丈。一秒钟也等不住了,我们拿出烟花爆竹也尽情地燃放起来。
接近午夜十二点,整个城市的上空火花满天,绚丽多彩。你看!钻天猴“嗖----”的一声窜上了天,象火箭似的;那朵朵烟花在天上飞舞着,有的象光彩照人的钻石;有的象光洁绚丽的丝绸;有的还象拖着长尾巴的流星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划破了寂静的黑夜。人们的欢声笑语与喜庆的鞭炮声,汇成了一首和谐、雄壮的交响曲。
放完烟花爆竹回到屋里,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我们有说有笑地吃着饺子,彼此之间传递着祝福。此时此刻,我是快乐的,送走旧岁了,我有好多好多的愿望,不过今天这么热闹,每个人都兴致勃勃的,实现不实现只要开心就好。
“新年快乐!”这是我对每个人的祝愿。
除夕 篇4“妈妈,你看,下雪啦。”
女人正在厨房里忙活,张罗着男人最爱吃的酱猪蹄。女人看了一眼日历:“唉,都二十七了,这眼看就要过年了,你可啥时候回来呀。”
这时,儿子进了家门:“好香呀。”儿子循着香味进了厨房。“哎呀,你看看你,一身雪,大过年的,冻感冒了怎么办?不许再出去。”女人一面说,一面帮儿子拍了拍身上的雪。转身又去看锅里的猪蹄。忽然儿子问:“爸爸今年回不回?去年就没回来,爸爸不回来,就不像过年了。”女人自顾自地说:“这谁能说准呢!”儿子见妈妈不理他,就悄悄从厨房里出去了。
女人忽然忍不住掉眼泪。前两天,男人寄了些钱,让她自己置办点年货,给自己和孩子买点新衣裳。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男人没有说话。只说今年应该能回去。
很快就是年三十了。
这天下午,女人和婆婆包饺子,院子里的狗忽然叫了起来,女人连手中的饺子皮还没放下来就赶忙跑出看。可惜,原来不是。
来的人其实是邻居张嫂。“呀,你这正包饺子呐。”
“哎,张嫂呐,你们家饺子包完了吗?”
“哪呀,一个人也不想包,就我一人儿也没包太多。”
“你们家那口子和你儿子都没回来?”
“没呢,爷俩一块儿出去打工了,谁也没回。咱们村儿里出去打工的大概就剩咱们两家的还没回。”
“那张嫂,今儿个你也别回家了就在我这里过年吧,来赶紧先进屋。”
“哎,哪能呢!”
“呀,怕啥,赶紧的快进屋。在这儿总比你一个人在家强啊。”
“唉。这年过的。”
“我也洗洗手和你们包。”
天渐渐黑了起来。
热气腾腾的饺子出了锅。几个人围坐在桌子前,看着一盘一盘香气扑鼻的菜端上来,除了儿子,没人动一筷子,看着电视,想着心事。忽然狗叫了起来。女人赶忙跑了出来。“呃,张大哥啊,张嫂,你们当家的回来了。”张嫂赶忙跑了出来。“你咋才回来呢。”“我还找了你好久呢,赶快回家。”
女人听着外面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心里实在孤独,莫名的难过。想赶快入睡来驱赶它们,可是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第二天,如往常一样。
第三天……
第四天……
一天又一天,直到年初四这天院子里的狗忽然叫了起来。“谁呀?”她拉开门
“回来了,快进来。”男人手里拿了一堆他们那边的特产。
儿子跳着说爸爸回来了!老母亲默默地看着儿子,笑了。
迟到的年夜饭、烟火、除夕终于到了。
除夕 篇5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即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春节前一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至于“除夕”的来历,有这样的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村外来了个半大的孩子,只见这孩子长得浓眉大眼,漂亮可人。这小孩子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无奈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答应后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夕”闯进村。发现村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年在哈哈大笑。
“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年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为此,大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的“拜年”(拜年的由来),把年的图帖在门口或窗前,叫年画(年画上的那个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来)。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