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的汉字修辞
曹国军
对联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篇幅虽小,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语言艺术,修辞魅力实在令人称奇,因此被誉为“诗中之诗”。在浩如烟海的对联宝库中,不乏那样构思精巧、形式奇特的佳趣之作。在品赏这些巧对妙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它们妙就妙在在汉字上巧做文章,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我们姑且把对联中的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它主要包括析字、同旁、嵌字、漏字、谐音、叠字、叠音、曲解、双关、回文等。
一、析字。这是将汉字进行拆分、组合以达到特殊表达目的的一种用字方法。析字又可分为拆字和合字,前者是把一个合体汉字拆成几个相对独立而又各自有意义的部分,后者则是把几个汉字合成一个汉字的方法。析字能够成立的原因是: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一个合体字由若干部件组成,而各个部件一般又具有独立的意义。如: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上联拆“冻、洒”二字,下联拆“切、分”二字,同时巧妙营造出“冻雨洒窗”“切瓜分客”两个语境,使拆字过程和创造对联过程融为一体,丝毫感觉不到雕琢的痕迹。
二、同旁。同旁是指上下联分别选用偏旁相同的汉字组成对联的用字艺术。同旁具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的作用。形式上,相同偏旁能够形成一种类似排比的壮观气势,可以造成整齐规律的视觉美感;同时,由于偏旁本身也有意义,一组同旁汉字放在一起无疑可以渲染、加强整体的表义功能。例如:
泪滴汀江流满海
嗟叹嚎吻哽咽喉
上联均用三点水旁,渲染出泪水之多,有灌满江海之势;下联均用口旁,标示着嚎啕之烈,一直哭哑了嗓子。同旁汉字的使用为对联意义的传达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嵌字。嵌字是在对联中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汉字或历史典籍、人名掌故等,从而形成特殊表现情趣的用字艺术。
素园陈瘦竹
老舍谢冰心
这是老舍先生精撰的一幅名联。上联中的素园即韦漱园,是近代著名翻译家;陈瘦竹是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下联谢冰心是现代著名作家,联中“陈”、“谢”既是姓氏,又可作动词:“陈”为陈设,“谢”为致谢。该联构思精巧,既有嵌名之趣,又不失双关之妙。
四、漏字。漏字是在对联中故意漏掉某字,让人通过上下联语境领会出对联表达的真正含义的用字艺术。漏字联是对联中很独特的一种,它的焦点是在联中漏掉的字上,往往根据漏掉的字谐音会意,从而破译对联含义。
对联中的汉字修辞
曹国军
对联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篇幅虽小,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语言艺术,修辞魅力实在令人称奇,因此被誉为“诗中之诗”。在浩如烟海的对联宝库中,不乏那样构思精巧、形式奇特的佳趣之作。在品赏这些巧对妙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它们妙就妙在在汉字上巧做文章,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我们姑且把对联中的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它主要包括析字、同旁、嵌字、漏字、谐音、叠字、叠音、曲解、双关、回文等。
一、析字。这是将汉字进行拆分、组合以达到特殊表达目的的一种用字方法。析字又可分为拆字和合字,前者是把一个合体汉字拆成几个相对独立而又各自有意义的部分,后者则是把几个汉字合成一个汉字的方法。析字能够成立的原因是: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一个合体字由若干部件组成,而各个部件一般又具有独立的意义。如: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上联拆“冻、洒”二字,下联拆“切、分”二字,同时巧妙营造出“冻雨洒窗”“切瓜分客”两个语境,使拆字过程和创造对联过程融为一体,丝毫感觉不到雕琢的痕迹。
二、同旁。同旁是指上下联分别选用偏旁相同的汉字组成对联的用字艺术。同旁具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的作用。形式上,相同偏旁能够形成一种类似排比的壮观气势,可以造成整齐规律的视觉美感;同时,由于偏旁本身也有意义,一组同旁汉字放在一起无疑可以渲染、加强整体的表义功能。例如:
泪滴汀江流满海
嗟叹嚎吻哽咽喉
上联均用三点水旁,渲染出泪水之多,有灌满江海之势;下联均用口旁,标示着嚎啕之烈,一直哭哑了嗓子。同旁汉字的使用为对联意义的传达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嵌字。嵌字是在对联中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汉字或历史典籍、人名掌故等,从而形成特殊表现情趣的用字艺术。
素园陈瘦竹
老舍谢冰心
这是老舍先生精撰的一幅名联。上联中的素园即韦漱园,是近代著名翻译家;陈瘦竹是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下联谢冰心是现代著名作家,联中“陈”、“谢”既是姓氏,又可作动词:“陈”为陈设,“谢”为致谢。该联构思精巧,既有嵌名之趣,又不失双关之妙。
四、漏字。漏字是在对联中故意漏掉某字,让人通过上下联语境领会出对联表达的真正含义的用字艺术。漏字联是对联中很独特的一种,它的焦点是在联中漏掉的字上,往往根据漏掉的字谐音会意,从而破译对联含义。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