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并不晓得什么是传道授业,只知道教师就是神圣的,不听老师话的人都是坏孩子。而我,当然是要做好孩子的,所以,小时候的我就是唯命是从的典范。当然,这样的确让我在学校以及全村的舆论里都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好学生”。作业从来是按时交,并且工工整整,常常被拿来当做其他学生的学习模本。而老师的夸赞,便是最宝贵的语言,但我很快变能从几分钟的欢乐中清醒,在心中激励自己,要表现的更好才行。可毕竟是孩子,考虑问题总是一根筋,有时也会给别人造成麻烦。
记得那年,老师在班里说,学校要举行捐赠活动,希望每个学生家庭都能参与,这次统一捐赠的是麻袋(麻袋在村里很常见,每家每户都有),我认真听着老师说的每句话,争取回家能够一字不差的转述。
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做好了晚饭。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前,我兴奋的像是要宣布什么大事一样,说道:“我们老师说了,要每个学生回家后都要找出一个麻袋,明天带到学校集体捐赠。谁都得带,不带不行。”其实最后那句话老师没有说,但是,我过于求表现的心理让我自己的潜意识都这样觉得了,我说的义正言辞,仿佛,不拿这个麻袋就是坏人了。那时候,我总是头脑发热,有点钻牛角尖的样子。
妈妈疑惑的向爸爸问道:“她说的是不是和你说的是一件事情?今年村委会也通知了,鼓励大家把家里的麻袋捐赠出去。”爸爸一边吃饭一边说:“嗯,一件事,传达到了不同的单位。学校,单位,村委会,都是在做一件事。”妈妈说:“那,肯定是按家庭捐赠吧,我们家捐一份就行。”其实妈妈说的一点也没有错。那个时候,村里还很落后的样子,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麻袋在农忙时,都是几户人家凑在一起,忙完了再分回各家。姐姐也在旁边说道,她们老师也说了捐麻袋的事。
我一听就急了,心里想,那岂不是我明天就不能去自己交袋子了?那如果明天别的同学都带了麻袋就我没拿,岂不是显得我自私?不行,必须带。我说:“我明天去交,你们给我找一个。”爸爸说道:“学校说的那是没有在村里捐赠的学生家庭,就在学校捐。咱们家已经捐过了。明天不用再捐了。”可是,我哪里管那么多呢,就扔了筷子发脾气。妈妈也很不高兴对我说:“照你的意思,你在捐一份,你姐姐也捐一份,咱们家像样的袋子本来就没几个呀!”那时候,家境确实不好,但是我脑筋不转弯,认准了就必须做。我不干,非要再让家里找一个。现在想想,当初是有多不懂事,唉。
我仍然记得,吃完饭后,妈妈便领着我来到西屋,那里是堆积杂物的小屋子,很黑,妈妈打开了灯,房间里依然有一点昏暗。我就站在妈妈后面,等她给我翻箱倒柜找袋子。一开始,妈妈把整卷叠好的袋子都放到了地上,一张张拿起来检查,我看到那些陈旧的袋子泛着黑或者黄,几乎每个袋子角上都有几个补丁。妈妈说,在村里捐赠的时候,拿出去的都是像样点的。这些模样不好的不能给别人,自己留着凑合用。我当时并未能理解家里的境况,只想着快点找一个好点的袋子,这样明天我出去时,才会有面子。
终于有一个没补丁的,我抓起了它,说道:“就是它了!”妈妈提醒我查查看有没有洞,我翻过来一看,袋子底部有一条裂纹,其实算不上洞,但是有这裂纹就不能算好点的袋子。可是地面上的其他的袋子更加破烂。我只好勉为其难,选择了它,却始终不能释怀。
妈妈于是拿来了针线,和一些旧布,我说不要再打补丁了,太难看。妈妈却不理我,把袋子的里面翻出来,把一条旧布缝在了里面,这样,外面就还是好看的了。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十点多了。我十分高兴,总算是能遂了心意。
第二天,我兴奋的跑到讲台去把袋子交上去。老师很惊讶:“你们家已经捐过了的啊,你怎么还捐呢?”我心下一动,说谎道:“他们让我在捐一个。”我突然想到了昨天的情景,想到了妈妈那样忙碌着给我找袋子补袋子,想到了我在饭桌上毫不客气的发脾气……眼泪一下子就湿了眼眶,可是我怎么能哭呢?我极力控制着,假装俯身去拾铅笔时,让藏不住的泪掉到了地面上。
我想到家里那些缝着一块又一块补丁的袋子,心里就难过的不能自已。是我的自私,给家里添了不必要的麻烦。我并没有因为这次捐赠而受到什么称赞,这与我想象的也并不一样。我的小伙伴中,也有几个没有捐赠的,她们家的情况与我差不多。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