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放低 眼界放远
前些年有句话很流行。原话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我心里是颇为赞同的。姿态放低,眼界放远,才能在人生路上画下光辉的一笔。
古话说:“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回首历史的渊远(“渊远”应改为“渊源”)长流,倒也大抵是这个理儿。曹子建以才情自诩,最终郁郁而不得志。杨昭(应是“杨修”)恃才傲物,落得个刀下冤魂。唐太宗以史为诫(“诫”应改为“鉴”),以人为镜,虚心纳下,才开创得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应改为“贞观之治”)的光景;孔圣人学识渊博仍不忘四处求学,才有得遗(“遗”应改为“流”)芳百世,使得不耻下问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但凡古代圣贤皆虚心至此,不禁纳罕,为什么现代人却做不到这点呢?
想必大家都有过这个经历。在与人研讨问题时,突然有人口若悬河,目空一切地谈自己的见解,言辞之间夹带着对他人的讽刺,那感觉定是分外令人不爽的。而回眸自身,又是否不经意流露自身的优越感呢?
马车越空,噪音越大。换句话说就是半桶子水噹噹响。知识是座宝库,竭尽一生,我们都无法历尽天下事,读尽万千书。这就使得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对书有着个人迥异的侧重点。哪怕自身确实有有着令人骄傲的资本,也要把姿态放低,向人家探求自己所不熟识的知识。
著名人物萧伯纳曾经与一小姑娘玩耍。待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家告诉妈妈,今天与你玩耍的是萧伯纳。”而这位小女孩也对萧伯纳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今天与你同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
这个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幼稚儿童尚不能相欺,况且那些我们并不了解他们的人呢?很多时候,大家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很单一。年长的人会对小辈们说,我们吃过的盐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呢。这时候,年龄便是学识的标准。在学生中,成绩好的会习惯于对比他们差的说“你懂得什么,智商那么低”,成绩便是衡量人的标准。我想说:“纵使你有盖世的才华,你也有你的不知;哪怕你成绩再好,也不过是你比我更努力罢了。”
姿态放低,眼界放远。谦恭到可以向自然界的每一棵草木学习,宽阔到又不止知足于眼前。我相信,每一个伟大的人之所以成其伟大,定是姿态放低的,眼界放远的。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