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春光秋水,流水落花,云卷云散。春有群芳秋有月,夏有繁阴冬有雪。何必局限一屋之内?品味自然之韵,亲近自然,投身于如画江山,风光无限,享尽生命之清欢。
怡情山水,遍赏自然,自古已有文化渊源。东晋谢公,隐于东山而不仕,会稽的秀丽山水中,留下了他的足迹,凝成一曲古老的歌,于茂林修竹间悠然回响,宋代隐士林和靖曾言“山水与我情相宜也”,文人墨客总有山水情怀,与山水为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鸣的深情。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从中获得的是心灵的赞礼和灵魂的安宁。王摩诘隐居终南山,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时,偶遇林叟便谈笑无期。与清风明月共枕眠。与草兽鱼虫共修炼。它在自然界的花开花败中,品味出生命的博文浩瀚,获得人生之顿悟,再无烦恼阻塞,灵魂澄清而明净。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无法渗透,实则身处其间,便能获益无穷。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不丹王国,一块藏传佛教深入人心的土地,人们深信自然有灵,与自然和睦而居。在这里,纯净的山水滋养人心,人们接受着无私阳光最深情的馈赠,脸上洋溢着安详的笑容。自然其实是触手可及的,每个人都能够与自然对话,感悟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安宁平和。灵魂受到了至高的洗礼,这正是自然最美好的馈赠。
投身自然,用心领悟,用心触碰,身处其中,这本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和一种高雅的精神文艺。福楼拜曾致信女友:“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惜字如金的世界文学巨匠,竟将晨曦之降临视为盛宴,按时静赏。原来当的晨光穿过天幕,洁白如蛋壳般的天色,是一种新鲜纯净之时刻,那是自然对人们的致敬。正如王开岒所言:“做精神明亮的人。”亲近自然美丽每一缕晨光的意义,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感悟生命,接受自然的赐予,岂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亮丽的精神美学?
现代社会纷纷扰扰,人们更应亲近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铅华与疲倦,诗意的生活,愿亲近自然,春风十里,生命芳香四溢,清欢相伴余生。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