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 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王同志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贫三项工程建设大会战、小康示范村建设等历史机遇,群策群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夯实基础设施。09年以来,全镇坚持“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路子,加大以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先后改造和建成大小街道10余条,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县城面积由04年的3.2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积极立项上报,争取实施了 和 两个小集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修建并提升乡村公路等级,全镇201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了通乡村公路,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50公里,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累计新修水利工程53件,新增灌溉面积360亩,有效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新解决了3620人,1755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突出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易地开发等重点,先后建成小水窖(水浇池)1225口,沼气池1820口,改造茅草房1间,历史性地消除了茅草房,建成小康示范村11个,养殖示范村3个,易地搬迁项目3个,使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此外,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全镇自然村通电率达100%,农村电网运行质量明显改善,通广播电视率达84%,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四年来,全镇累计共有5720人解决温饱问题,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抓基础、调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几年来,王同志深入各村委会、社区、田间地头,搞调研,订规划,围绕思路抓发展,全镇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绩。全镇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畜牧业、烤烟产业、果蔬产业等齐头并进,全镇共扶持发展养殖大户1420户,建立养殖协会23个,建成养殖基地和示范村5个,基本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的畜牧业发展格局。认真落实科技兴烟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烤烟种植,每年全镇的烤烟种植面积都达到5000亩左右,使烤烟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引导城郊结合部和有条件的村寨发展经济林果和蔬菜种植,培育增收亮点,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9000余亩,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9300亩, 已建成全镇规模效益最好的蔬菜生产基地, 科技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杨梅、樱桃、台湾椪柑等新兴产业的引种示种取得了成功并逐步形成了规模,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亮点。抓治安、保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边境,流动人口较为复杂,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08年前的 村委会 村是当时全镇社会治安形势的一个缩影,村内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现象猖獗,偷牛盗马现象时有发生,社会治安秩序非常混乱,村内邻里关系紧张、人心惶惶。为营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王同志和党政一班人痛下决心,将社会治安秩序最不好的“阿黑村”定为重点整治的对象,以点促面狠抓全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06年起, 镇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在有196户农户的 村创造性地建立了“户户联防”的防控网络,由全村群众每家抽一名人员组成村治安巡防队,全天候轮流在村里进行巡逻防范,唱响了“我为别人守一日,别人为我守一月”、“我为人人站岗,人人为我放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题歌。这一防范网络建立后,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该村治安案件的发生,而且协助公安部门破获了多起外村发生的案件。与此同时, 镇还在城区组建了一支35人的治安联防队伍,设立了7个治安岗亭,对城区进行24小时巡逻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08年,镇党委经上级批准,对 镇辖区内的省、州驻马单位、县直部门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严格目标量化考核,细化和落实了创安工作,确保乡镇、社区、单位、村寨、校园等多层次多系统的创安工作同步开展。在各种措施的推动下,创建“平安 ”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呈现出了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强改革、促公开,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王同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当起了改革的排头兵。04 年至09年,在王同志的组织和领导下,全镇顺利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镇4万多农民历史性地告别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累计减负70.7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减负增收。为了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强化农村村务公开, 镇还率先在全县推行了村账镇代管工作。在镇政府设立了村账镇代管办公室,清理、移交代管了10个村委会、4个社区、135个村小组的集体资金。通过对辖区的社区、村委会、村小组的集体财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使农村财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村委会、社区的资金开支由镇村账镇代管办公室每季度向群众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各村(社区)均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每年由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止了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
改陋习、树新风,社会主义新风尚进村入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思想新、观念新、致富路子新的新型农民。王同志把怎样才能把政治文化中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抓起来,良好风气树起来,作为镇党委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他带领一班人从提高干部职工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改变乡村环境面貌入手,在农村,广泛开展了“文明进村、科技进村、生活新风进村”的三进村活动以及“组织领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进村、依法治村”的“五村创建”活动,使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健康、协调发展。从06年以来的短短几年间,全镇就涌现出省级文明村1个,州级文明村5个,县级文明村12个,州级文明单位5个,县级文明单位10个,州级文明社区1个,全镇目前有各类文艺队伍72支共1000余人,全镇8938户农户参与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参评率达100%,76户农户被评为“五好家庭”,所有村民委都建起了图书室和科技活动室,建成了电教化网络。同时,针对部分村寨存在群众习惯利用红、白事之机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为了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王同志决心将其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派出驻村工作队做深入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并引导群众率先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突出的 村成立了全镇、全县乃至全州的第一家农村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真正做到了群众自己管自己、自己约束自己,民主管理意识逐步提高。目前,全镇成立的红白理事会已达到10余个,有效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农民群众改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抓基层、促党建,发挥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 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村官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王同志深刻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意义重大。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镇党委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农村党建工作。扎实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三培养”的要求,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便被动吸收为主动吸纳,将思想好、有文化、想干事、会干事、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全镇14个村委会(社区)的“两委”班子中共有“能人”152人,占“两委”班子中总人数的90%。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农村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使农村党员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呈现出蓬勃生机。
在这片边疆的红土地上,王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带领着全镇干部群众,乘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东风,驾驭着希望之舟破浪远航。他深深地相信,今天付出一腔辛劳播下一片希望,明天必定会收获一个沉甸甸的秋天!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