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三>文章详情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作者:尾生 2011-12-22

数学课堂不仅仅是转“知”成“识”的课堂,更是转“识”成“智”的课堂,还应该是充盈生命活力、洋溢生活气息、促进和谐发展的课堂。正如叶澜教授说的那样,“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作为生命主体的小学生重要的生命经历,让学习数学的课堂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力的场所,使数学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气息。” 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扬起理想的风帆!

一、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想像、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自己的愉悦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学生也会把赞美和激情献给你。师生互通情感,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环境。

1、信任与尊重,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以严师出现。例如这样一道题:1、4、7、……,请学生按规律填出后面两个数。很快,大多数学生都填了10、13,如果有位学生填写了11、14。以前的老师会毫不思索的批评他:“不认真!”现在的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诉说理由。假如这位学生课上很甘心地接受我的指责,这种现象要求现代教师要努力学会倾听,学会请教,学会蹲下来跟学生交流。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民主而自由,学生才会畅所欲言,我想这是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的基本保证。

2、赞扬与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数学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活动,而且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进课堂,把竞争进课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热心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把期待、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尊重、温和、肯定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一时噻时,教师说“不要紧张,慢慢说”;对学生回答问题一时想不起时,教师说“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有能力”;在学生解决问题列式出错时,教师并不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再认真分析,如果把这一题怎样改一下就可以这样列式了;学生在讨论、争辩过程中,教师说:“能不能让老师也发表一下意见呢”“你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如果没有,老师说一种方法你们认为怎样?谁能说说老师这种做法的思维过程?”;对作业中出现的独特、简便的算法,用“另外加分”的形式予以鼓励,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二、创设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在情境中活跃思维,敢于探究,从而喜欢数学。

1、在故事情境中引入新课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结合知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时,运用媒体创设情境,讲一个“八戒分桃”的故事:一天,猪八戒带着20只小猴子到果园去摘了90个桃子,然后对小猴子们说:“90个桃子你们20只来分,每只分4个,剩下一个就给俺老猪吧。”他怕小猴子们不相信,就列了一道算式(9÷2=4……1),小猴子们信以为真,就各自拿了自己的桃子高兴地吃开了。直到孙悟空赶来,才戳穿了八戒的骗局。同学们,你们知道聪明的孙悟空是怎样发现八戒的骗局的吗?这样引入新课,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题教学富有了童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主动去研究商末尾是0的除法计算方法。

2、在问题情境中讲解新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问题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把书上的“句号”变成“问号”,把“问号”溶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措施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探究问题。

3、在交流情境中讨论学习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讨论的情境,精心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例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时,我让学生判断“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是16”的正误,学生意见产生分歧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组际交流,使学生知道可以从周长和面积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量单位这三方面去比较区别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发展,也让学生感受到思考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进行。

4、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在日常生活中,生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反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例如在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时可采取怎么样最省材料?在学三视图时,让学生回家做正方体,然后用各种方法剪开,有多少种情况?学生一带回校,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剪了出来,这节课也就很轻松的完成了任务。

三、在预设生成中体验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大量低效运作的现象,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所以追求互动生成的生态课堂已成为如今教师教学的追求,而数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进行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们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也就是说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问题在于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教师能否有效地引领学生,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生态课堂教学,并及时抓彩、随机应变,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时时“以生为本”,时刻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实现持续生成,使课堂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心栽柳柳成荫”的精彩画面。

1、及时抓彩,有效引领,让生成性资源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了学生精彩的思维过程,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将问题扩展,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展示了方法的多样化,突破了教学任务的条条框框,在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中。教师出示这样的题目:“一批水果,上午卖出全部的30%,下午卖出全部的50%,已知上午卖出120千克,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千克?”

生:老师,题目错了。

师:哪里错了?(此时我并没有发现错误)

生:“多”字用错了。

师:怎么用错了?(明知故问)

生:根据条件1和条件2,可以知道下午卖出的比上午卖出的多,而问题却要求上午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千克。

师:怎么办?

生:把“多”字改成“少”字就可以了。(全班齐答)

生:也可以把条件1“上午卖出全部的30%”改为“下午卖出全部的30%”,把“下午卖出全部的50%”改为“上午卖出全部的50%”。(一部分优生这样回答)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改变应用题的热情空前高涨。)

2、价值引领,启迪思维,让生成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暴露其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牵而带之,引而不发,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正是因为教者对学生错误的悦纳和欣赏,才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发出了异常的光彩。因此,作为老师要知道有时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使课堂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