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五代后蜀王孟昶,在城墙上遍植芙蓉,“四十里为锦绣”,于是“蓉城”由此得名。这就是我的家乡。在这里,有过“万里沧浪客,题诗问草堂”,也曾“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不过,最令我喜爱的景象是“锦城东下路萧然,九眼桥南绿接天”。所以,这个周末,明丽春日,我又来到了九眼桥——这座家乡蓉城古老而又著名的桥。
它很古老。位于锦江区,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当时的布政使余一龙所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石栏杆,石桥面,长4宽3高3丈,下有9洞。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加以重修。1922年,由于旧的九眼桥有碍泄洪而被拆除。1999年7月,成都市规划局研究重建九眼桥,重建的九眼桥距原址仅1。9公里。2001年仿古九眼桥主体工程宣告建成,仍为九孔,外部全由仿古青石块砌成。桥面用青石块铺设,保留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九孔石拱桥形象。
它很特别。桥如其名,共有九洞,是锦江上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古人爱用“长虹卧波”来形容石拱桥的壮丽,可是,九眼桥却不是一道“长虹”,而是一张“弯弓”。在桥南不远处曾经有过一座与桥同期建造的回澜塔(俗名白塔)与之相映成趣,构成“桥是弯弓,塔是箭”的奇特景观。再仔细观察,每一个桥墩上都有形似龙的石雕瑞兽,姿态各异。查阅资料得知,这种瑞兽是传说中龙王的第六子,名曰蚣蝮,性好水,能负重,故常被立于桥柱迎水端以镇守桥墩呢!
它是一道风景。我站在桥上,看着桥下缓缓流淌的河水和河岸边的垂柳,还可以想象出这座大桥在古时是多么的雄伟与壮观。突然,几只白鹭飞过,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桥是路的连接和延伸,让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我想:这座望江公园旁的仿古新九眼桥就是古代历史文化的延伸吧!我爱家乡蓉城的九眼桥!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