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们讲个范进中举,你们会想到什么?如果给你们介绍江南贡院,你们又会想到什么?相信大家心里都已经有几分明了了,大家可能会想到科举制度。
首先,请大家跟着我走,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跨过历史的桥梁,先来到周朝。周武王采取了宗法制度。这么说吧,假如我是官任大夫,那我儿子也是大夫,然后,我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儿子的儿子还是大夫,不管他是淫乱还是无能,他都能保住大夫职位,除非他实在过分。
然后我们再穿越,到了汉武帝时代,实行察举制度,但还是漏洞很大。比如我想做官,却做不了,恰好我认识一个大官,他就推荐了我做官,我做官做得风生水起,于是乎推荐了当年推荐我的那个大官的儿子做官,得了,过了几年,这所有的官差不多都得被我们这两家给包了。显然,察举制度寿命也不长。
我们接着穿越,这次到隋朝了。605年,隋朝开始实行传说中的科举制。这是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其实把话说白了,俩字儿,考试。不管你是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做官的好歹也是个人才,比察举制和宗法制好。创立科举制的是隋文帝和隋炀帝,隋文帝开始科举,隋炀帝创设了进士科。完善科举制度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李隆基。唐太宗扩大国学,严格考试;武则天开设殿试,创设武举;唐玄宗因为热爱诗赋,所以主考诗赋,亲自面试。科举制度的基本制度就是通过考试逐级选拔人才。科举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口试,帖经,墨义,策论和诗赋。帖经,墨义,诗赋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考法,具体是怎样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换成现在差不多就是填空、简答、论述、作文等。
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讲讲科举制度的发展。明清时考试就完善的差不多了增为四级:科试,乡试,会试,殿试,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杀出的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假如我现在是个知识分子,但却是乡村平民,十年寒窗,先参加科试,很有幸,我及格了,成了秀才,又参加乡试,又及格了,会试及格成贡士,最后一关殿试我又及格了,还成了状元,真是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只要这次科举是公平的,我就是个人才,会被封官,那从此辅佐皇上成就千秋盛世。
科举制度的影响对我们的影响可不小。它从政治统治上扩大了统治基础。从社会思想上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但禁锢了思想。从文化教育上扩大了学校规模,促进了诗赋的兴盛,从社会矛盾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从社会风俗上读书求取功名成为社会风气。从国际影响上: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
科举制度在清朝就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科场舞弊越来越厉害,一些主考官甚至高价拍卖试题。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失。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很重要的话题,尽管它有弊端,但还是影响中国的十大事件之一。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