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的孤儿
最难忘的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的真实情景。
有一个小孩,约四五岁,跪在地上。他旁边有很多人在逃难。有的拎包,有的抱着小孩,有的扶着老人……顿时,日本侵略者从飞机上放下很多炸弹,把上海火车南站炸得面目全非。有的架子炸烂了,有蓬炸碎了……那个孩子在哭着。过了一会儿,他说:“爸爸,你在哪?妈妈,你又去了哪?快来救救我啊!”他叫的是那样的悲惨,是那样的凄凉。他听到飞机的轰轰声,非常害怕。他爬过去找爸爸妈妈。他找到了!可是,他爸爸妈妈已经被日本侵略者用机枪射杀死了。他扯着爸爸妈妈的衣服。,说:“爸爸,你快说话啊!妈妈,你快醒来啊!”他哭的是那样的凄惨。从此,他无人照看。多么可怜的战争中的孤儿!
所以,我们不容许历史的重演!我们要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废墟中的孩子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时本应当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后小憩和玩耍的时候。可是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上海城内的学校和工厂很多已被炸毁,人们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学。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车南站,人流拥挤不堪。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本敌机飞来投下大量炸弹。上海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车站,天桥月台以及铁轨被炸得稀烂。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几分钟前,这个婴儿可能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顷刻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
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
战争代给孩子的痛苦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痛苦,特别是那些可怜的孩子。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了难民。
我在课本上看到了一张战争照片,那照片上的景象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是日本侵略者轰炸中国上海火车南站后的惨况。
照片的上方有着一座只剩下铁板的人行天桥,天桥上的铁板摇摇欲坠;天桥下的站台已经变成了几堆废墟;站台前的景象更是让人惨不忍睹:在铁轨上覆盖着一堆堆沉重的瓦片,瓦片下躺着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的尸体。这些已死了的人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他们还没把可爱的孩子抚养长大;没报答生养自己的父母;没跟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说声辛苦了;没跟自己的好朋友说声再见……
而现在有着和平生活的人们却常常伤害关爱自己的亲人……
在血迹斑斑的铁轨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个还不满三岁的小孩子。他这个年龄还应该坐在床上地玩着手中的玩具,而现在这个孩子的脸上、手上、腿上布满了伤,他无助地哭着、喊着,想让爸爸妈妈带他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他那已经破了的衣服粘碰到正在流血的伤口上,他痛啊!可没学会说话的他只能更加痛哭……
而现在的儿童哭着、喊着的原因却是爸爸妈妈不给自己买玩具、衣服……
孩子的伤口在流血、在疼痛,我想他的心也在流血、在疼痛吧。他想站起来去寻找爸爸妈妈,可还没会走路的他只能无助地坐在废墟上。他两手紧握着,因为他想:和爸爸妈妈的手永远都是紧握的……
而现在的孩子却总想离父母远点……
我想对这个小孩说:有父母的孩子是快乐的,我相信没有父母的孩子也是可以快乐的;有家的孩子是幸福的,我相信没家的孩子也是可以幸福的。因为你们可以把养育你们的叔叔阿姨当做自己的父母,可以把福利院当做自己的家。我相信你将会是一名爱的幸运儿。
世界上有一半的孤儿都是战争造成的,我们痛恨这些挑起战争的人,他们总是无故挑起事端,他们将遗臭万年。
一个真实的故事
1937年8月28日,天昏沉沉的,在上海火车站的人们提着大小包行李,明显加快脚步,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一件坏消息,日本马上就侵略上海,急忙赶到安全的地方去。在人际茫茫的火车站中,三五成群的乞丐,特别显眼,只见他们穿着盖不住的衣服,伸出脏兮兮的手,不断向别人乞求什么的。可人们并不理会,快步向车队走去。
在众多人群中,有一对母子在火车站盘旋着,明显没有钱买车票,但又不想放弃,只好来回走着,怀中抱着不到两岁的男孩,母子旁边没有其他亲人了,显然易见,爸爸并不在上海,或是已经牺牲了。孩子也不时哭着。
就在这时,天突然沉下来,不时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人们知道,事情不妙,脚步从走改成了跑,远远看见飞机向这片地方驶来。那位母亲更是急得满头大汗,只听“轰”,一个炸弹从天而降,火车站里的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来不及逃跑,人们就呼喊着呻吟着。
那位母亲抱着孩子飞快逃跑,可还是难逃一劫,孩子的母亲被钢铁绊倒了,一块石头朝她压来,她“啊”的一声惨叫,她用颤抖的双手抱着孩子,吻了吻,把他往空地上一扔,便死去了。
孩子惊慌的看着四周,到处都是尸体,横七竖八的尸体,便嚎啕大哭,似乎在说:“可恶的日本人,害我家破人亡,你们会家遭,你会遭到报应。”
战争是魔
——读《战争故事》有感
战争是魔鬼。让孩子失去父母,让妻子失去丈夫,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这就是发动战争的后果!
当我翻到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那一页时,自己都替日本人羞愧不已,它让许多个家庭破碎!今天,我要带他们去中国抗日英雄纪念碑前,让他们给这些英雄、给中华人民道歉!上苍让我们相遇同一世界,我们要和平相处,和谐生活!
当我看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我气愤填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日本就为了那么一点小利益,将法律都踩到脚底下?上苍让我们相遇同一世界,我们要和平相处,和谐生活!
当我目睹美国打伊拉克那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时,我心中浮想联篇,为什么不采用和解的方式,而要发动战争?战争是那里的孩子在痛哭,使他们失去亲人,使他们失去故土,使他们失去家园!和平鸽在痛哭,和平鸽在流血!上苍让我们相遇同一世界,我们要和平相处,和谐生活!
战争是魔鬼!我们不要战争,我们喜欢和平!上苍让我们相遇同一世界,我们要和平相处,和谐生活!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许多乘客在候车室等候列车。这时,日本侵略军向车站投下了无数颗炸弹,顿时,火车站变成了废虚,天桥断裂了,铁轨扭曲了,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一片狼籍。这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的父母和亲人都在“轰隆”的一声中,被炸弹夺去了生命。现在他已成了孤儿,今后的命运和生活不可想象。也许在那战乱年代,不会有人理他,他将流浪街头,甚至濒临死亡,再没有机会为死去的父母报仇雪恨。也许他会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养育他长大。无论他的生活怎样,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整个中国人民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杀害我同胞3500多万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罪恶滔天,像这样的画面不计其数。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和在大屠杀中奋起抗争的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位女作家说得好:“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大屠杀。”
列宁告诫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判。”
让我们把警世的大钟撞得更响更响吧,让钟声时时唤起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着青少年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让钟声飘洋过海,振聋发耳,以史为鉴,呼唤和平,邪恶必败,正义必胜。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决不允许被侵略、被杀戮的悲剧重演!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加沙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远方的你的朋友。
“轰、轰、轰……”无情的大炮和子弹发出来响彻云霄的轰炸声,不长眼睛的子弹四处腾飞,夺走了数万人民的性命。“啊!啊!……”我听见了,爸爸妈妈听见了,许多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那些孩子们发出的惨叫声。一次次的惨叫声铭记在我的心中,给我带来了一阵阵心痛。
战争使空中到处弥漫着硝烟,让人难闻,让人回忆起自己的亲人被战火夺走性命。使绚烂的天空变成了漆黑的夜晚。
好朋友们,坚强起来,不要哭,要像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相信,这一切都会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再困难的时刻会烟消云散的。好朋友们,我会在远方深深地祝福你们,为你们祈祷。
祝
身体健康
3月30日
战争与孩子
我的语文课本上有一张照片,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一位拍到的一个无助的孤儿的照片。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战火的硝烟弥漫到了上海,许多老百姓都先后赶往火车站,暂时逃往别的地区。一时间,火车站台上乱哄哄地挤满了人。这些人中有的在讨论国家局势,有的为暂时离开家乡而感到难过;有的心急如焚,有的则在担心家人的安危……终于,火车来了,大家推推挤挤上了车,总算松了口气。
此时已近黄昏,突然,阴沉的天空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几架日本轰炸机疾飞而来。顿时,炸弹如雨点般打下来。车上的旅客惊慌失措,争先恐后地冲出火车,直奔出火车站。其中有一对夫妇抱着他们一岁孩子。但日本鬼子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孩子的爸爸首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妈妈抱着孩子继续逃命,她已筋疲力尽,可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仍然不顾一切地跑。但是由于受了伤,妈妈跑得很慢,最终也被枪打中了。妈妈临死前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和妈妈就要离开你了,你要坚强活下去,长大了打鬼子。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