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源则是《周易》,而《周易》者,为“象数”之《易》也。而今,书市上之《易》著,则多为义理之《易》。而“易”之本义,“象数”也。《易》之卦者,起之于《河图》,源之于《洛书》也。其始之法,大衍筮法也。其盛之于春秋,衰之于战国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深”之所在就是“易道”,易道就是天地之道—--天人合一、阴阳中和;就是人道—--中正、和谐、平等、自由;就是医道—----扶正祛邪、调和致平。
《易》之经也,既非史书,也非论著,而是一部占卦决疑之书,其中“符”之意,“理”之义者在何?《易》之本意是奥,是远,更是未来。而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则明显是不可取的。《易》之本身,从起到盛到衰最后乃至转化,而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先者们的思维所显露出的是非凡的智慧,更是宝贵科学之萌芽。
“《易》穷则变”,原因一,是其只是事物一阴一阳相反相成的哲理性模型,而对战国社会复杂的现实,再用《易》去推定未知,实是勉为其难了。二是占卦是一项高智慧的文化活动,而战乱诱使当时的文化精英改行,众多的“南郭先生”混迹于其中,更是雪上加霜。三是春秋时期曾经的占卦大国---晋,此时已分裂为韩、赵、魏三国,人才流散,对占卦业也有较大的冲击,从而迫使其发生巨大的变化:一变是由“符号”转向“文辞”,二变是由《易》魂别投,三变是由《易》道转化为医理,四变则是对《易经》结构体的改进。而对中华文化所产生最影响的,无疑是三、四两变。
战国之时,智士仁人从《易》中汲取智慧,为战国乱局开出了各自的治理方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与深化,而最终是为诸子百家之学说奠定了思想的源头。
中医乃至西医之理,都是是医者的长期积累之经验,其正如《礼记·曲礼》中所说的“医不三世,不用其药”,但当病情复杂,如果出现“同病异证”、“同症异病”等疑病,则很难判断需用什么药,这就促使先人去探求医病之理。而《易》的创建思维模式,正好为中医医理的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百家之道,是中华文化之精神,是中华之本源。
中医之理,合阴阳消长之机理,是中华之瑰宝。
学之千变万化,医之救死扶伤,再加之俗礼,再加其义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神,就在此体现。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