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六年级>文章详情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留昕皓 2017-01-13

近期,一部影片在林州市走红,引起热议。影片的主角是荣获国家“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的红旗渠建设者。

这部影片曾经取名为《归来仍是少年》,后来正式定名为《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根据王献青小说《大国工匠》改编,由著名演员白志迪等主演。首场观影活动后,该片先在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林州市放映,林州市民先睹为快,反响强烈。

11月8日,《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林州首场观影活动在该市一家影院举行,获得成功。连日来,该市很多单位和群众纷纷走进影院观看,好评如潮。据悉,该片于今年10月26日取得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将于12月在全国各院线公映。影片以“追梦”为主题,以巍巍太行、壮美红旗渠为元素,以“重走红旗渠”为线索,由年代戏和现代戏两条主线构成,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那段难忘的修渠岁月。

11月13日,记者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千年旱地能浇灌,迈过荒原流清泉……”影片以一段林州方言演绎的号子以及“叮叮当当”的抡锤打钎声开篇,熟悉的场景瞬间将观众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高清的电影画面,真实的场景,让在场观众无不感到震撼。

影片中,“隧洞塌方”“凌空除险”“铁姑娘队”等当年修渠的大事件一一再现,红飘带、庙荒村、大峡谷等现代林州的“新地标”也逐一出现。曾经的一穷二白,如今的景美民富,林州发展日新月异,在影片中形成了强烈对比。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修渠的年代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雨夜救援”的现代戏中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现场观众几度落泪,情绪跟随剧情跌宕起伏。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由林州籍导演李正伟执导,今年河南省委宣传部通过专家评审,《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为河南电影第一名。专家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电影界最震撼的一部电影。

谈及这部电影的亮点和价值所在,导演李正伟告诉记者:“影片通过平行剪辑,把老时空和现在的时空结合,实现了传统红旗渠精神和当代红旗渠精神的一种结合。”李正伟祖籍林州,拍一部红旗渠题材的电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希望通过影片把红旗渠精神再次推向全中国、全世界。

谈及剧本的创作,王献青说:“没有风雨,难见彩虹。林县人围绕渠水,经过了太多太多的心酸,最终红旗渠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由最美建设者团结一心、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建成伟业,而凝结形成了永不过时的精神图腾。经过风风雨雨六十年,红旗渠仍然如翩翩少年,走出红旗渠的建设者,回望红旗渠,风采仍然不减当年。”

网名为“阳光女孩”的网友留言说:“一部《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电影让我几次流泪。为给我们林州人带来希望之水的杨贵书记流泪,为当年为了修渠而牺牲的冯技术员和我们的先辈流泪,为现在仍在护渠的老人流泪,为憋屈了一辈子的石头流泪,为我们是红旗渠的子孙而感动流泪。”

“所有喝红旗渠水长大的人,对红旗渠充满感情,先辈们修建了红旗渠,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使命就是把红旗渠精神高高举起,让她更加艳丽多彩、美丽动人。”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志愿讲解员牛琳琳这样说。

文艺反映时代,影视记录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林州广大干部群众对红旗渠精神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强烈。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说,观看《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林州在宣传推介红旗渠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林州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堂生动课程。

记者了解到,以《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的上映为契机,林州市委布局了红旗渠立体化宣传的工作战略,影视作品计划分步推进。近3年该市将推出3部红旗渠题材的影视作品,第一部是电影故事片《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第二部是纪录片《重返红旗渠》、第三部是电视剧《红旗渠》。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