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具体地记叙校园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初中生的习作基本功。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事,大家应该很熟悉、有体验、有话说。而这里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把这些事情写得清楚具体,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师生形象。“清楚”就是交待得要明白,思路清、层次明。“具体”是写好记叙文的不二法门,要做到具体,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有细节,要在细节中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要有波澜,在事件的矛盾推进中表现文章的主旨。要有详略,重点突出才能让人对事件留下深刻印象。
上到五楼,走进那个公共浴室。推开门,阳光透过窗户仿佛洒了一点金子。手怜惜地(改为“轻轻地”)拂过喷头,啊,好干净啊!是谁刚擦拭过吗?昔日被我们弄得七扭八歪的放衣服的小板凳整齐地排在了一起。以前,总认为这里没有外面的浴池敞亮。听说新学校没有浴池,那一定少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样一边想一边走,来到了寝室,一下子躺在床上,往日的故事像放电影一样重现在脑海中。六个同学一桌吃饭时,互相交换爱吃的饭菜,晚上睡不着时一屋子人去别的寝室“做客”……那些日子,我们总习惯往外看看别的班同学在玩什么,心里不免有了羡慕和愠怒之情好想大声叫住老师,(急于抒情太唐突。可加一句:突然有很多话想跟她说说)我仿佛读懂了那单薄的背影。老师啊,对于我们这样懵懂的小小朋友,您是不是有很多无奈呀?您为我们而喜,为我们而悲。您那么多的“不允许”,就只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更强壮的翅膀……可是我们一定伤过您的心吧?您能原谅吗?>这篇习作升格的关键点在于凸显细节。本篇习作写师生之间的故事,但主体部分并没有“我”和老师的直接交流。因此,细节只能在“我”的心理上加以体现了。前面对自己宿舍生活的回忆可看作是一种铺垫,正是有了这些铺垫,才让作者对于与老师朝夕相处的日子感到留恋。从表达详略上看,这些内容还可以做一些简略处理,以便更好地突出中心。从更好切题和立意的角度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应当加入一些师生交往的细节。因为“具体”不能仅体现在作者的心理刻画上。
升格示例
亲切的怀恋杨雨茜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拥有时却要肆意“浪费”。 毕业典礼之后,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再一次环游了整个学校。后操场,400米的标准塑胶跑道,广阔的草坪,整齐的篮球架,这儿曾是我们的游乐园。艺术中心里面有美术教室、音乐教室、陶艺教室、小剧场、琴房……这里曾是每个人艺术梦想的城堡。 不知不觉,我走到教学楼前。 又想起我们的老师,总是在其他同学活动时让我们在教室里补写前一天想蒙混过关的作业。那些日子,我们总习惯往外看看别的班同学在玩什么,心里不免有了羡慕和郁闷。 脑中的“电影”还没有接近尾声,猛然发现天色变朦胧了。太晚了,得回家啦。 刚拐出教学楼,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我下意识地又回到了墙角后面。是老师!我为自己的举动感到惊讶。我不是已经毕业了吗?为什么一到了她的面前,我就会立刻审视自己?哎呀,那种有点忐忑的心情又出现了。我就这样悄悄地望着她,她的面容似乎突然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她眼角的皱纹清晰可见,脸消瘦了许多。在那毕业前备考的日子里,在那无数次的问题探讨中,就是这张面容,太熟悉,太亲切了。老师啊,多年以后,在人群中,我一定能够认得出您!此刻,望着老师渐渐远去的背影,好想大声叫住她,突然有很多话想跟她说说。我仿佛读懂了那单薄的背影。 您为我们而喜,为我们而悲。您那么多的“不允许”,就只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更强壮的翅膀,飞翔在蓝天。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长大的,我只知道以后一定努力不再让老师们伤心。 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却成为了最亲切的怀恋。
个性体验
写这篇文章是想记录自己对小学往事的一些感受。在同学和老师的指点下,我发现感受应该有一个合适的依托,应该真实感人,并且做到具体。修改前,我的作文没有一个重点,没有将笔墨放在最典型的事件上,也就是没有凸显“一件事”。老师和同学们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做了纠正。现在我意识到,只有鲜活具体的事件才可以给人长久的记忆,才能达到我的写作目的。
赏读美文
我的老师魏 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退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但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我的老师》是《教师报》创刊时向作家魏巍的一篇约稿。魏巍曾经动情地说:说老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孩子的心像一张白纸,是圣洁的,纯洁的,所以这时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文章具体呈现了师生交往中几件印象深刻的往事,在鲜活的细节中表现一个老师对孩子的爱护。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千多字的文章中,作者选取了几件小事,而详写的恰恰是自己如何思念老师,这更突出了老师在一个儿童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读来感人至深。
析读佳作
偷 师侯运达
我们学校很大,人也很多,可差不多就只有两种。一种人就是每天忙忙碌碌,从早到晚“悬梁刺股”的我们,另一种人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为的不就是学一点,再学一点。而诲人不倦的老师们,为的也只是教一点,再教一点。可有个邹老师,我注意他很久了,他有点不大一样。 说他不大一样,大概没有人会不认同。自打上初中到现在,就连他的办公室,我也不清楚在哪里。可如果你有事找他,他一点儿也不难找,总是及时出现。邹老师现在并不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可他似乎又总是很忙,好像片刻也闲不下来——下课出来休息,你会看到他在拾掇花草;大课间,如果你在教室等着,就会看到他来送报;中午如果你要请假,远远的就会看到他在大门口,你把假条递给他,问声好,他会笑一笑,若是没看到有家长来接你,就会叮嘱你路上注意安全;等到晚上,偶尔,你也会看到他架着梯子,和几个人一起正修着不亮的路灯。 刚上初中的时候,觉得一天到晚总会和这人碰见。那时不知他是做什么的,只看他穿的衣服很普通,甚至有些破旧。他给人更普遍的印象就是这样的“老技工”形象。有一次,我们发现厕所水龙头漏水,想找人修,不知怎的,一下子就想起这个“老技工”了。后来终于知道,他是退休的老师,心里莫名就有些惭愧。自那时起,见到他我总要微微欠身,说声“老师好”。也是自那时起,我就开始“偷师”了。而他给我上的第一堂课就让我真切明白了一句话──在内心生活得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生活得更朴素。 还有一次,我忘了带东西,让妈妈送过来。我远远看到妈妈来了,正在和邹老师聊着什么,就赶紧跑了过去。邹老师笑着对我说:“这么大了,还让妈妈操心。”真说得我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邹老师不曾走进教室给我讲一节课,可我偏偏认定了这个老师。想着他平时零零碎碎做的那些小事,我真的“偷着”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想,在这个学校里,“偷师”的同学也不会少吧! 这篇习作是学校“爱与责任”征文比赛中的一等奖作文。取材校园生活,视角独特,选择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老师做了深刻的描摹。无论是看到的事、听到的事,还是经历过的事都写得真实、生动,细节毕现。在行文中,作者做到了点面结合,让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以“偷师”为题,更是其匠心所在。既表现了邹老师润物无声的人格魅力,又巧妙地凸现了校园中一种朴素的师爱的传承。 全文生活气息浓厚,语言质朴无华。而一句“在内心生活得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生活得更朴素”的恰当引入,正是“我”情感深入的关节点,可谓水到渠成。就全篇来说,又有了一种理性的深度。相信每个人都会天真地渴望在存在过且喜欢过的地方留下点什么,虽然日积月累再深刻的印象都会被岁月磨灭,但我们仍天真地期望着。突然想到了曾经在周练时不断鸣响的汽笛和不停飘香的肉串,那时年少的我们正一个个低着头奋笔疾书。那段时光如今都已成为回忆,现在的一切也会有那么一天被冠上类似“幼稚”的形容词,在漫长的人生中,变得不值一提起来。 贾里是个不起眼的初一学生,又瘦又小,还戴着一副眼镜。可他却想争当最佳男生。妹妹参加了校艺术团,贾里答应老师帮助妹妹,结果却出了个馊主意,使妹妹在校庆演出时大出洋相,他挨了爸爸一顿骂,妈妈和老师帮助他承认了错误。他帮助好朋友鲁智胜戒烟,用的方法却差点儿吓掉朋友的魂。他做了好事,却又给女生洪裳起外号。老师批评他,他不服,偷拿了老师的教案。没想到老师没有教案仍把课讲得很精彩。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