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一>文章详情

《泥人张》读后感

作者:周雨菲 2012-04-22

《泥人张》读后感600字

爸爸妈妈带我去古文化街游玩。一到那里,我非常兴奋。那里都是古香古色的文化小店,仿佛让我回到了古时候的街市。

其中有一家让我觉得很特别,就是中外闻名的“泥人张”店,店门口“泥人张”三个金色的大字,闪闪发光。里面的泥人应有尽有。它们色彩艳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在里面摸摸这个,拿拿那个,都爱不释手。

听导游讲,天津泥人张创始人名叫张明山,他从小爱好捏泥人,练就一身绝技,18岁便得“泥人张”称号。1915年,张明山的作品《编织女工》获得了国际大奖,从此名扬天下。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国泥塑艺术的代表。

我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泥塑作品。孙悟空鬼灵精怪;猪八戒憨厚可爱;沙和尚不辞辛苦;唐三藏朴素善良。泥人张把他们塑造得好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使我不由得对泥人张艺术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有意思的是,“泥人张”店里还现场为客人做泥塑。爸爸说让我也切身体验一下。我便坐在了师傅的面前,师傅仔细地端详着我,让我侧脸、俯视、微笑......我很纳闷,为什么还不给我做泥雕呢?师傅笑了,告诉我说:泥人张之所以能够栩栩如生,就是能够抓住人物的细节,特别是眼神的塑造。一旦把眼神抓住了,整个人就活灵活现了。我恍然大悟,按照师傅的要求不断地变化姿势。最终,“我”的作品诞生了。哇,太神奇了,和我一模一样,就连我的发卡、蝴蝶结、鞋子都和真的一样。我手捧着它,就像捧着一个稀世珍宝一样,怎么也看不够。师傅这时候给了我一个水晶盒子,把泥塑的我装到里面。他告诉我说,泥人张雕塑的五十年颜色也不会变的,能够保存一辈子。我真的好喜欢泥人张,不光是因为这个泥塑,更为泥人张这个传统的艺术传到世界各地而感到骄傲!它能够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时代的穿梭,还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所以,我决定,我要每年给自己做一个泥人,这样就可以把我的人生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一直到老。那将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啊!让我们共同期待吧,到那时,可别忘了到我家来参观啊!

《泥人张》读后感600字

天津卫是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习风强悍。仅百余年来,凡是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有的在显耀上层,有的在市井民间。作者便把这些人物的怪异之处,奇闻妙事,一一记录了下来。《俗世奇人》就这样形成了。

这其中,有治牙的华大夫;有粉刷匠“刷子李”;甚至还有专门靠卖家产,卖出的天津首富:蔡二少爷等等。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者笔下的俗世奇人,就是各行各业都有。这些人虽然都出生于一个平凡的世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常常令人匪夷所思。在这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个捏泥人的,大名张明山。

天津的手艺道上,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刷子李、风筝魏、机器王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一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而别人就称这张明山为泥人张。泥人张的绝活就在于,他捏泥人不在桌上捏,而在袖子里捏,看不见。这也是他让我最佩服的地方。我也喜欢捏泥人,从来都是往桌上摆一张图,一边看图,一边捏泥,这才能捏出个八九不离十的。而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捏,我也试了试,当然,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我安慰自己,“泥人张”的绝活都是天赋吧!练不出来的。但是,仔细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刷子李对曹小三说‘好好学本事吧!’”看来,“泥人张”的绝活不是天赋,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但是,如果只是靠练,想要练出“泥人张”一样的本事,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呢?答案一定是:极少数人。所以,想练手艺,除了靠“勤奋”和“刻苦”,还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下去。

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不但要勤奋、刻苦的学习,而且要相信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样才会成功。

《泥人张》读后感600字

在《俗世奇人》中,我知道了一位名叫张明山的工艺大师,传说他所捏出的泥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虽然张明山早已不在人世,但对他所带创出来,并流传至今的“泥人张”工艺品,我始终心驰神往。

这天,妈妈从天津回来,真的为我带来了一个“泥人张”。

只见妈妈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古朴而典雅的盒子,上面工整的写着“泥人张”的字样,盒盖用两只象牙签固定着,我仿佛可以体会到里面那件工艺品的做工精美。当我慢慢的打开盒盖,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张“泥人张”收藏证书,而证书背面竟然有着文学巨匠郭沫若先生对“泥人张”的评价题词,我不禁对“泥人张”的作品增添了一层深深的崇敬。

我小心翼翼的捧出盒子里的泥塑,据妈妈讲这是一个反映天津传统风味小吃制作过程的作品,只见一个伙夫模样的人,身着围裙,衣服的褶皱刻画细致,面带笑容的眼神和蔼可亲,连那一颗暴牙也刻画的那样清晰,他左手拿着一碗叫“茶汤”的小吃,右手费力地托倾起一个硕大的铜壶,正往左手的碗里倾倒滚开的水,这只铜壶是最有特色的,壶嘴是一个做工精致的龙头,龙身蜿蜒连接到壶身,每片龙鳞都塑的清晰可见,壶身足足有半人那么高,妈妈说:这壶的名字就叫“龙嘴大铜壶”。

看着看着,眼前的泥塑仿佛鲜活了,我犹如置身在满是吆喝声的集市里,一个人一边热情招呼着来往的客人,一边熟练的为客人冲出一碗碗美味的茶汤,龙嘴吐纳着缕缕白色的热气,龙头上的两颗艳红的绒球,随着每次的倾倒颤动不已,在这烟雾缭绕的情境里,我感受到由张明山大师开始,穿越流传了百年的泥塑工艺的魅力,我相信“泥人张”的传人们会继续精湛并兴盛这门艺术,并使它永远的传承下去。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