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三十多年前了。我们的老红楼还是有梦的,多数的梦都美,也都大胆。”
电影《芳华》,正是以这样的美好图景开场的。华丽的运动长镜头下,文工团里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翩翩起舞,汗水肆意流淌。他们出身不同、性格迥异,但都被崇高的精神所感召所鼓舞,梦想于火热的生活中绽放青春的热情和理想。一切都如同镜头里那些满溢着青春气息的面孔,闪烁着美好。
芳华,是两代人的和解。
芳华,不仅是冯小刚和严歌苓的青春,也是属于我们父辈的记忆。我们恐怕很难再在一个影院里看到,有那么多的中老年人,听着一首首过去耳熟能详的歌曲,共同回忆那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是啊,那是三十多年前的故事了。年轻的我,没有经历过战争和苦痛,本没有多少资格来评述那段岁月。然而,坐在电影院里,在《绒花》曼妙空灵的旋律中,许多年轻观众和我一样热泪盈眶。刘峰的宽厚善良,萧穗子的温柔随和……这些,不正是父辈那一代人的特质吗?
“我们是信仰平凡即伟大的一代人,平凡就是功劳,就是精英,好几十年我们平凡得美滋滋的。”正如《芳华》中的一句台词,那个时代的人,脸上常常带着笑容,凡事都不世故,处处为别人着想。
是的,善良与甘于平凡是那一代人坚守的信仰。理解了这些,你也就理解了他们的“傻”和“轴”。那些曾经被定义为“代沟”的矛盾与龃龉,好像也在这一刻达成了和解。
芳华,是两代人的情怀。
电影中被炮火烧得焦黑的小士兵,瞒报了年龄参军,还没有享受过人生,甚至还没有吃过一口果丹皮,生命就戛然而止。在枪与火的洗礼中,绽放了最美的青春。
一位经历过战争的退伍军人看完电影后,情难自禁,在朋友圈写下感触:《芳华》让我激动让我想哭,让我想起了那些牺牲的以及活着的战友。在那个充满理想的火红年代,一批注定命运多舛的热血青年,喝过赶赴沙场的壮行酒,穿过弹雨横飞的生死线,踏着雷场、冒着炮火一往无前。他们见证过生离,经历过死别,激情曾在拼杀中燃烧,青春曾在硝烟中升腾,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了他们血染的风采。
他说,那个时候上了战场,浓厚深沉的爱国情激励着大家不顾一切向前冲。不是不知道害怕,只是个人的生死,在这份信仰面前,已经被抛诸脑后。
是的,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是那一代人坚守的信仰,也是我们不变的情怀。理解了这些,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年轻观众会在影院里潸然泪下。
芳华,是两代人坚守的理想。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幸好还有差距,不然,谁还稀罕理想。
刘峰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理想与个人天性的矛盾。他是文工团有名的“活雷锋”,却因为大胆追求心爱的姑娘,高大的形象轰然垮塌;何小萍身上显现的则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她希望通过参军获得尊严,但她后来才发现,文工团并非世外桃源,在这里她依旧会受到排斥和嘲笑。
但是,经历了人生转折之后的他们没有仇视社会,没有记恨别人,而是选择继续做好人,坚持自己信仰的方向。刘峰在战场奋勇保家卫国,何小萍在野战医院全力照顾受伤军人。
从他们身上,或许我们可以看清理想和信仰究竟是什么——哪怕它无法为你带来物质回馈,无法让你变得坚不可摧,但它射出的光芒,可以帮你拨开厚重的云雾,看清心的方向。
对于芳华的具体含义,冯小刚这样解释:每个人都有青春,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芳华。有理想的青春才叫芳华,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年轻朋友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芳华》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纯真、美好和善良,激发起了人们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热爱。或许,每个人都该以独特的方式,构筑一个内心世界,在那里储藏自己的激情,栽培自己的热望。
如果能让人从精神的角落里,拾起那块名叫“理想”的璞玉,那么《芳华》便有了现实意义。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