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吃是人们的重要话题之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西地处黄土高坡,这里常年干旱,沟壑纵横,不适宜大面积种植,却为小杂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莜麦,豌豆,谷子,麻油,黍……黍便是用来做油糕的。
秋天,万木萧瑟,粮食归仓,乡亲们将自家收获的黍,剥了壳,碾成面,晒在院子里。秋阳下,满院金灿灿的黍子散发着粮食独特的香味。
油糕在我们北方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重要的日子。这不!春节到了,我们全家回村过年。奶奶笑着说:“今天我们吃糕哇!”说罢,奶奶便去南房挖了两挖金灿灿的糕面。倒水搅拌,细碎的面粉变成了絮状的面胚。这时,锅里的水也开了,拿出蒸笼,抖抖笼布,在凉水中沾湿,再铺好笼布,面胚撒在蒸笼上,往锅底下添一把柴,热气腾腾。十几分钟后面胚蒸熟了。
奶奶揭开锅盖,端起蒸笼,面胚扣在案板上,把笼布掀开,奶奶手上沾了一点冷水对面团不停捶打,不时翻面,揉打。粗糙的面胚变成了光滑的面团,金灿灿的非常诱人,我问奶奶:“这面熟了吗?”奶奶说:“当然熟了!”
奶奶叫妈妈一起过来做糕,妈妈熟练地扯下一团面搓成手腕粗细的长条。左右手拢了虎口,揪下均匀的小面团,奶奶把它们揉圆,按扁。我忍不住便用手揪了一个:“呸,好难吃!”奶奶笑着说:“傻孩子,馅还没包呢!”按扁,包馅,不一会儿案板上排列着一排排士兵,看着都赏心悦目。
捏完糕后,奶奶便开始炸糕,把胡麻油倒入锅中,把油热了,把糕贴着锅边溜进锅里。“噼里啪啦”油花四溅,一个个油糕由金黄变成焦黄,油糕的香味弥漫在厨房里,我端着碗站在锅旁边问:“奶奶,油糕什么时候好呀?”奶奶说:“好了!”说着便给我夹了两个豆沙糕。我紧忙往嘴里塞。“啊!烫死我了!”我吐了吐舌头。奶奶笑着说:“慢点吃!油糕多着咧!”我吹了几口就整个呑了下去,油糕又软又甜,我又夹了几个,放进碗里……太好吃了!
开饭了,于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好丰盛啊!男人们举杯庆祝,女人们则拉着家常。是啊!久在城市,大人们为着生活奔波,劳累。我们又为学习而忙碌。回村成了每个人的奢望。此刻的相聚弥足珍贵。这时,奶奶将油糕端上饭桌:“来!香喷喷的油糕!每个人都吃啊,大家节节高!”我夹起一个糕,糕都粘在了一起,我扯下了一块糕。是啊!这黏油糕把我们的亲情都粘在了一起。这一刻,屋子里满是祥和,喜庆。
油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婚丧嫁娶都少不了油糕。升学,迁居,开业都要吃糕。俗语说:“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糕”与“高”谐音,意味着步步高升,油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冀。
远方的宾朋啊!如果你来到山西,请你一定要尝一尝这美味的油炸糕。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