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日收起光辉的袍,月温柔送去了日最后一丝炽热,铺开了坠着星子的夜的毯。月这情思缱绻的女儿,以无声的言语向人间倾诉它对日的眷恋。无可奈何,日属于白天,月属于夜晚,注定无法长久悬在苍穹相依。 少时闲翻书卷,在银钩下遇见过老冉的一句话:“”。“反”同“返”,有反复,反向之意。此句话可释为:万事万物的规律皆是周而复始的,矛盾的。那会年少懵懂,读了也就读了,并不解这的深意。 于书中迷蒙,亦彻悟于书香之中。 书中有言: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书中有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月有盈有亏,盈亏交替,所以并无消长;花绽复落,花泥养树,所以来年花开依旧。 《司马季主论卜》有言: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这句话的意思是:湍急的河流下,必有深潭,高耸的山岭下,必有深谷。 在世上,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贯穿于每一事物当中。在植物界,不论沧桑古树亦是嫩黄新草,都要吸收水分,反而又蒸发水分,这就是一对矛盾。杰出的政治领袖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事物在矛盾中延展,终结,事事有矛盾。 矛盾也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的属性分别是斗争性与同一性。其可以相互转化,融会贯通。《为学》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难者亦难矣。”天下的事分难易吗?回答是:不分!你去做这件事,这事就不难;不做,这事就比过蜀道还难!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矛盾,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能相互变更,使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延展。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光量子学说论文后,在科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应,他的一位朋友质疑道:“光究竟是波还是微粒?不是波,就是微粒!要知道,波和微粒不能共存。” 这位睿智的老人答说:“为什么不能既是波又是微粒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大自然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那时人们以为波、微粒是不可能共存的一对矛盾,但矛盾双方即是对立统一,可以相互容纳彼此,既对立又统一,从而促进各种事物的变化与延展。好在爱因斯坦的结论是禁得住考验的,通过论证,证实了光是波也是微粒的事实,从此改变了人们对于光的片面看法。 如果学术界异口同声的认为波与微粒不可能共存,如果爱因斯坦放弃了他的光量子学说,如果光量子学说就此被埋没,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将在时间银河里向后倒退未知的距离。 我国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易经》于几千年前就记载了关于矛盾能推动发展的理论,《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阴中有阳,阳中含阴,二者合一,相斥相吸,推动延展。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矛盾,只有正确认识矛盾,;了解矛盾,以正确的方法化解矛盾,才能使人生的道路由田间阡陌拓为宽广大道。 日有日升日落,月有晦朔弦望。日推月生,即成岁焉。当初的无奈似絮飘散,终于,淡然,静看小时不识 呼作白玉盘的月。于是,于我,云淡风轻,海阔天长。万物化生于矛盾,矛盾推动发展。这种理解,让我完成了我对“”的认知之路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