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三>文章详情

越千年时空,寻诗情几抹

作者:魏乐芙 2023-04-11

我穿过森林沼泽,越过雪原冰河,只为追寻千年以前的诗心;我透过洁白窗棂,跨过疏梅竹影,只为体验耐人寻味的诗情;我翻过经典书卷,去过古老书店,只为拜读惊世骇俗的诗文。  古人说诗,即青梅煮酒,填词作赋,庭院深深,共话诗文;今日谈诗,乃翻阅典籍,精心研读,回味传统,融入新情。从配乐朗诵到编词成曲,从装订成书到诗词综艺,从专业人士到爱诗之辈,我们对诗词的钟情可见一斑。诗之结构,纷繁复杂,风格不一,各有千秋。从格律诗的严谨到散文诗的自由,从乐府诗歌的宫廷化到民间诗歌的风俗化,从骈文的华丽到古文的质朴,都自成一派,各具特色。点染诗情几许?人生自有诗意。  诗词之路宽泛深远,爱诗之心源远流长。  诗中有画,纸屑轻狂;画中有诗,浓墨飞扬。此乃诗之独韵。一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有着无限的诗心和诗情。烟雨朦胧之境,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古木檀香的庭院之内,云中谁寄锦书来?烟柳画桥之下,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意境幽深的西湖之景,谁家新燕啄春泥?  诗词之路悠然恬淡,爱诗之心素雅平静。  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可以拂去我们记忆的灰尘。因此,“常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也就成了我们追溯经典的宗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小山词》的清壮顿挫,“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东坡先生的豁达释然,对人生三境的赏析是王国维超越时代的高度凝练,对古代文人的讲解是康震教授日积月累的独到评价,而武亦姝的满腹经纶更是代表了广大学生诗词赤诚的爱。  诗词之路人才辈出,爱诗之心代代传承。  隐隐匿匿香衣鬓影,恍恍惚惚几抹诗情。由于年代的久远和信息的缺失,我们往往不能完全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时代的背景,只能隐隐约约地去感受它的美。读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会去揣测刘希夷的时过境迁;读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会去感受欧阳修的思绪翩迁;读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我们会去联想昭君的千古愁情。做一场古典的梦,就让我醉心于诗词的隐约之美。  从古至今,诗之音韵,堪称一绝。古典诗歌追求平整对仗,句式统一,语调和谐,《诗经》乃其精华,可谓文化典籍,诗歌亦要求平仄声律,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提及声律,必有宋词,词可吟诵,亦可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唱出苏轼的心愿,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可唱出亡国的仇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就让我忘情于诗词的音韵之美。  诗词之路精美绝伦,爱诗之心透彻纯粹。  三月里,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一首诗词,一种芬芳,一缕青丝,一生珍藏。诗词文化,影响甚远,发扬传统,华夏之任,文化乃民族之根,国家之魂,诗词可以让华人华侨感受民族的归属感,可以让海外友人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了解我们的文化,这足以见诗词深远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诗词之路不分国度,爱诗之心没有界限。  雨掸霜叶,掸落一地过往;云遮秋雁,遮住十载月光。我推开窗,赋诗的宣纸沙沙作响,穿越千年的诗心和诗情,尽在不言中......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