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妇女节安排在这个春山黛眉、清溪亮眸的三月,以致使全世界的妇女多了几分妩媚、多了几分娇艳。这不,我们二都乡中心学校的校长们也在三八节日期间,组织全乡女教职员工绕开繁忙工作的羁绊,短暂抽身,走进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踏青赏花,参观游览。
三月十一日清晨六点半,我们一行四十六人,乘车来到桃花源。顺着晋太元中武陵渔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景区的山门,就是“福地洞天”的巨石碑,老师们个个喜笑颜开,三个一群,五人一伙,纷纷组织摄影。“福地洞天”后面是渔人“忽逢桃花林”的那个桃林吧,可惜我们来得稍早,桃花并未绽放,满目是纤细乌黑的桃枝,偶见一些米粒大小的嫩芽,似半熟的少女羞见远方的来客。虽看不到满目绯云、蜂蝶闹春的胜景,但来桃花源之前,各人心中自有满树桃花,此时于无花处见有花,不也是一番意趣么?林边清溪流泻,汩汩有声。寻源而望,溪流斗折蛇行,我不禁默想:再转几个弯,还能寻到那迷途渔人的一些标志么?
石径逶迤,信步而行,铿然有声。在路转溪头处,忽现陶公庙,来这游览的客人,多是有感于陶公文中悠远闲适的意境,多是带着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因此,游人们多与陶公摄影留念放飞心情为主,景区内各景点的美与不美,像与不像,倒在其次了。离开陶公庙,进入山区,前路骤然陡峭。虽是初春,但放眼望去,群山已是凝翠欲滴。柔和的阳光淡洒在丛林,蒸起层层山气。料峭春风徐徐吹拂,牵着远处的白雾小心翼翼地穿越沉睡的山林。但总有些调皮的树儿在装睡中起来,伸展枝叶,轻轻拉扯这白色精灵的衣角。几星鸟雀不合时宜地在云树间掠过,树儿正待恼怒,她们却婉转地娇嗔一声,轻捷地斜插于云霄中去了。呵,好一个藏风聚气、泻灵溢韵的人间胜境!
“看,前面快到秦人村了!”
要不是同事的一声提醒,我还会在“桃花源”神游多时。顺路前行,赫然出现一个石洞,旁边用隶书刻着“秦人洞”三字。洞中光线昏暗,出得洞口,眼前豁然开朗!定睛远眺,青嶂闲云,静动相谐,古藤佳木,摇曳生姿。出口前面是一个平台,旁边有一组“渔人问讯”的石雕。附近有个擂茶店,店前整齐地排开五个大圆桌,每桌可坐十余人。大家团团围坐,看笑容可掬的老板熟练地摆开六、七碟酸菜、锅巴。接着,他手腕翩飞,手中大铁壶几起几落,一碗碗香气扑鼻的擂茶就泡好了。大家品着可口的酸菜,喝着充盈芝麻茶香的擂茶,开怀谈笑,气氛融洽。耳旁鸟语啁啾,近边雾气散聚,我坐在靠近石像的位置,竟忽然忆起一个句子来:“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不由会心一笑。大家过足了擂茶瘾,正待起身,发现旁边款款走来几位美丽的女游客。她们轻移莲步,倚栏远眺,风拂秀发,气质迷人。我们队伍中的业余摄影师们马上打开相机,捕捉下这动情一刻……
新雨初霁,山路湿滑。在我们边走边谈笑间,前头古树环合处出现了一座古朴的凉亭。亭上的油漆早已被风霜剥蚀,两柱的对联我也不记得了,但旁边的一位卖杂货的老奶奶,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大概七十多岁,面善若水,举止安详。坐在小小的凳上,守着小小的货摊,卖着小小的杂货,不时缓缓挥动右手招徕顾客。孩子们特别喜欢她,都来买她的东西,她总是报以慈祥的微笑。看她的举止气色,应是衣食无忧,但还在此劳动,这不得不使人联想起桃花源勤劳的先民们。老人、老亭、老树,这悠悠古意,将我带到陶公笔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有俊桑修竹,有美池良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往来劳作,淳朴悠然的境地。我们仿佛都成了武陵渔人,那滋味真是“不足与外人道也”的。
山回路转,我们来到了一道碑廊,光洁润朗的桃花石铺造,很是典雅。里面大大小小许多块石碑,很有些字迹已经斑驳了,这就使我们想探究一下碑文内容的努力落空,然而从残断的笔画中传出的灵气,足够我们想象那些前辈先贤们竹杖芒鞋、谈笑指点的风采,仿佛每一横都蕴涵着一件轶事,每一竖都蓄积着一个故事。对着这绿水青山间的碑廊,你必将感到想象力的贫乏。桃花源愈是神秘了。之后又观秦楚歌舞表演,再穿过古镇上的商业街,踏上麻石铺成的竹廊,看堆竹,赏水车······返朴归真的感觉流淌心间。这里自然风光迷人,或苍翠夺目、或石怪峰奇,纤尘不染的溪流在崖间跳窜仿佛从人的心田里冲洗而过,令人气爽神怡。
这,就是桃花源,一部人文山水完美结合的经典。
下午一点半,我们乘车沿途返回。一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的满足感充盈心中。并写下这段文字以记之。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