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流传已久,不过我一直以来只知其大意,直到今天才稍微了解到其中的故事。看过之后,不由心生感慨。
相传,江淹少年有才,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但在他三十多岁的那一年,梦见有位仙人对他说:“我借给你的五色笔,也该还我了吧!”他在梦中交还彩笔,一梦醒来,便文思枯竭,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世人因此用“江郎才尽”一词形容一个人曾经才华横溢,后来却表现平平。
在真实的历史中,江淹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年少时就显露出作诗写文的才华,约二十岁时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早年仕途不顺,曾经受到牵连入狱,也曾经多次谏劝没有得到采纳反被贬官,直到三十多岁时,才得到齐高帝萧道成重用。
在江淹的作品中,《别赋》和《恨赋》较为著名,二者的特点在于行文优美却没有过多染上南朝靡丽浮华的文风,文笔相对刚健,有深沉厚重的历史之感。
传奇故事中江淹交还彩色笔的时间,大约就是他在政治上得到重用、仕途得意之时。我们无从得知为什么从此以后他再无佳作问世,只能作出一些推断。也许是官场应酬太多,让他被官样文章磨平了棱角,圆滑的笔就再也写不出老到的文章;也许是荣华富贵让他乐在其中,沉醉在温柔乡里忘记了生活中本应该还有文学创作;又或者,他真的已经写尽了一生的才华……
或许这些可能性都指向一个结论:人在极度的快乐和满足当中,是很难写出优秀的文字的。文学是真正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旦停止了对伤痕的观照和反思,创作的源泉便很容易枯竭。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反映快乐的文章,而是描写幸福远比描写痛苦要难。所以托尔斯泰才会说,幸福的家庭大都是相似的——相似了,还如何写出新意呢?还如何写得深刻呢?这无疑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大难题。
所幸,无论江郎才尽的原因是哪一种答案,都无损于他曾经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只是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不由也会为一位文坛之星的陨落感到惋惜吧!毕竟,历史上留下美名的官员寥寥无几,但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却长久流传着,那些写诗作词的人们即使隔着几百几千年,也仍感动着后人。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