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下学期我们准备写周记了。”“啊?不要啊!”当老师在课堂上宣布了这项决定,全班都发出了“痛彻心扉”的哀呼。“作文好难写啊”“我宁愿解一百道数学题也不要写一篇作文”……这样的呼声大概从小学开始就出现在耳边了。这些呼声中也有一句出自我口。幸运的是,随着心智更加成熟,见识有所增长,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思索逐渐深刻,我不再觉得写作是一种“磨难”,反而觉得,这应该成为自己内心最真挚、最美好的流露。这种认识的转变,导火索正是一篇作文。我竭力地想要编织出华美的语言,运用个性的表述,却愣是憋到半夜才憋出了可怜的三四行字。我烦闷,更多的是一种焦躁。这种消极的情绪被妈妈发现,她了解原委后有些严厉地告诉我:“写作文只有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总想着表现自己,能写出什么真的东西?何况你又写不出多么华丽的语言,为什么不把心放平,从生活中捕捉细节,用心灵来写作呢?”心头的浮躁逐渐平息,我转换思路,从简单的小事入手,踏踏实实地叙述心声,再步步深化,升华主题。如此完成一篇作文,我觉得好像并不困难。后来我翻开日记本,一落笔,情感自然地流泻,那感觉美妙得像是在做心灵体操。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愿你的枝头长出真的叶子》。他最初执笔写作,幼稚地认为华丽的语言便是一切,只要拥有丰富的词藻,只要善于驾驭语言,就可以写成美妙的散文。他努力地为自己打造丰满缤纷的叶子,努力地让自己变成一棵绿叶繁茂的大树。但那些华美而又缤纷的文字终是被扔进了废纸篓。“因为,没有人爱读它们,我自己,也无法被它们打动。”他说。是的,属于自己的叶子,只能从自己的枝头长出来。用自己的水分、营养,催动那孕在枝头的嫩芽,在阳光下展开。不管它们是圆圆的还是尖尖的,是阔大的还是细小的,它们总是区别于其它叶子的,它们才属于自己。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可能吸引别人的目光,即使知音只是一部分人。叱咤风云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写过散文。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像是在和朋友随随便便地聊天。然而他的个性却可以从那些平平淡淡的语言中流出来。他的作品风格与众不同,在纷杂的作品中也能够被辨认得出。是的,除了吐露真情,也需要尽可能地充分展现个性,有个性才能自成风格。只要长在坚实的枝头,每一片叶子都有它的动人之处。走回自己的心,走到写作的起点。愿我们的枝头长出真的叶子。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