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三>文章详情

太公的公鸡

作者:韩小沫 2023-04-11

太公养了十几只公鸡,到现在已经有三个多月了。放暑假,我回老家住了三天,也顺带和这几只公鸡打了三天交道。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天的早晨了。

  太阳刚从山顶探出头来,一抹红霞覆盖天空。一家人还在呼呼大睡,可那些公鸡却都昂起头“咯咯”地叫了起来,叫得人心里发毛,登时睡意全无。我气急败坏,心想:这些死公鸡怎么五点就起来乱叫?害得我们一家人都没睡个好觉。我穿好衣服,跑下楼,准备好好把这些不懂事的家伙给痛骂一顿。

 可我赶到楼下,却惊异地发现,公鸡不叫了,再一瞧,原来是太公带它们出门散步去了。以前只听说过主人带着阿猫阿狗出门散步的,还是头一回听说鸡也会跟人散步!

  只见太公在前头走,身后跟着一群公鸡。这些公鸡羽毛金黄,鸡爪赤红,翅膀大而宽厚,有几只头顶上还长着火红的鸡冠,看上去神气十足。公鸡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像蹒跚学步的小孩。过了一会儿,公鸡排着整齐的队伍,一摇一晃又跟着太公回来了。

 回到了家,鸡放纵地四处乱飞,一会儿飞到墙头上和燕子打招呼,一会儿又在院里的菜地里啄草。趁着它们玩耍之际,太公回屋给它们“做早餐”去了。

 没想到公鸡吃的早餐比人吃的还要丰盛。糊糊是用上好的稻米、新鲜的菜叶和鲜嫩的瘦肉加工而成的。太公把早餐盛出来,公鸡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有滋有味地吃着。这时,太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第二天,公鸡照样在五点把我吵醒,太公照样带它们出门散步,伺候它们吃早餐。外婆对我们抱怨道:“你太公也真是的,养什么鸡嘛,一大早就把人吵醒,一天还得吃四五顿食,人都没这么好的待遇。”我听了,很是赞同。

 晚上,家里来了客人,外婆打算杀一只家鸡来招待他们。太公听了,坚决不同意,执意让外婆到市场上去另买。外婆拗不过他,出门买鸡时不住地嘀咕:“鸡养了这么多,不就是用来吃的嘛!”一向不善言辞的外公反驳道:“这些鸡我养了有三个多月了,平时你们在外面工作,也就只有它们陪我说说话,把它们杀了,我一个人干什么好!”

 听着太公的话,我一下子愣了。我这才明白了太公养鸡的缘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原来太公早已把这些公鸡当作他的亲人了。

 第三天早晨,我照例被鸡叫醒。和往常不一样的是,我竟不觉得这些公鸡厌烦了。看着鸡群和太公摇摇晃晃散步的身影,我鼻尖一酸,或许将近一百岁的太公只有和鸡待在一起,才能摆脱一些孤独吧,其实,我们大家都该多关心关心这位老太公。

 【简评】  《》一文,表面上是在写鸡与“我”的关系,第一天大清早,“咯咯”乱叫,惊扰了“我”睡觉,“我”很“气急败坏”;第二天,再次一大早又惹“我”不开心,可是后来“我”却“不觉得这些公鸡厌烦了”。这是一条明线。而此文更为吸引人之处,却在于还有一条暗线——太公与鸡的关系,每天一大早太公带着鸡出去散步,写出了太公“爱鸡”;然后亲自为鸡制作美食,写出了太公“宠鸡”;当大家说要杀鸡时,太公又“护鸡”。这样好像只是在表现太公“爱鸡”,可太公的一句“平时你们在外面工作,也就只有它们陪我说说话”,一下子把全文推向了高潮,也揭示出了所有问题的谜底。本文明着写鸡,好似表现的是太公与公鸡之间的感情,而深入探究,才发现本文最终写的是太公内心的孤单,对公鸡的依恋。而“我”对鸡的感情变化只是对太公与公鸡之情缘起了一个衬托的作用。如此说来,本文欲扬先抑,线索明暗交织,前后多有变化,层层递进,以物写人,不失为一篇佳作。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