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面包与水仙花_
假期将至,我们大家都会干什么,约莫两种,一是积极寻求兼职,丰富一下口袋;另一种是乘机放松一下,游游逛逛。
我本人更倾向于后者,哪怕我也很想丰富口袋。
现在最轻松的就是我们学生了。走入社会的人们都是忙碌的,没人愿意一刻不停的运作,只是世界是忙碌的,生活也就忙碌了,想停也停不下来。
为什么要忙碌?毋庸置疑的答案,为了赚更多的钱或是获得更高的职位。我常想,挣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职位的高高在上岂不是饱含着更多的沧桑。
钱不在多,够花就行。俗了些,不过我确是这么想的。
给自己放个假吧!因为忙碌并不是永恒的主题,让自己也清闲一次,要知道,难得清闲!
想起了一句话:如果我有两片面包,我当用其中的一片换一盆水仙花。
篇二:面包与水仙花_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过:“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如今,在这个物资充足的世界,我们衣食无缺,美,固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富人眼里的美,是大把大把花不尽的金钱,是珠宝店里昂贵的项链,是有着缤纷色彩的时尚衣服,或是海边奢侈的大餐……穷人眼里的美,是雨后天边清新的彩虹,是饭桌上温馨的问候,是地里辛勤的汗水,甚至是路边无名的野花。当然,“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对“美”的价值观都不同,于是世界上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美。
美是什么?美是绚丽又张扬的色彩在冲击你的视线,大大小小的布料组合成完美的晚装;美是一串惆怅又忧伤的音符,清脆的琴音流传至今;美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令阅读完的人不由得赞叹一声:“真美啊!”;美还是黄昏里的一抹残阳,清晨里的露珠和欢快的鸟鸣……总之,美就是生活!如果没有美,生活就不会充满情趣,就不会有贝多芬,达·芬奇,鲁讯,斯特劳斯等伟人出现。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美。如果把视觉上的“美”看作美的全部,那就未免太肤浅简单了。假设一个人有姣好的容貌,修长的体形,的确能给予人美感,但是如果她缺乏修养,没有气质——,那么这种“美”只是虚有其表,内在美不存在了。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而已。睁大眼睛,留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夏夜的星空,秋日的丹枫竟是如此迷人;孩童的笑颜,老人的白发竟是如此可爱。在这里,美就是细节,就是温情。美是重要的。
在生活里,每个人都有两块面包,现在,就看你愿不愿意用一块面包换回一朵水仙花了。
篇三:面包与水仙_
穆罕默德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请你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
其实,大部分的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都会去寻找一份精神的寄托,只是,各人寻找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读诗书,享受精神的盛宴;听音乐,享受美妙的天籁;赏画作,享受色彩的飞扬;学书法,享受心灵的空灵。
每一种活动,自有这种活动的乐趣,其中的滋味非旁观者能真切感受,也非不深入其中者能够明白。
今天去欣赏了一位朋友QQ空间中的照片,挺不错的。无论是土林,还是古镇,无论是花卉,还是山水,每一幅都是自己眼中的世界,都是自己的心境。看来,是一路走来一路照去,观山水,看花草,赏古镇,不忘留下一些美丽的瞬间,从镜头中看世界,看自己的心境。
日子走到现在,该奋斗的已经奋斗过了,得到或失去都已成定局,工作已熟悉而枯燥,不再有一丝一毫的吸引力。孩子大了,不再需要细心照顾,衣食尚可满足。心却开始空了起来,于是,转换视角,去寻一片心的乐园。也为今天高压力下的自己减减压。
牌桌,镜头,博客,书画,歌舞……
这便是心的乐园,在这里放松自己,调节情绪,陶冶性情。好与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快乐便好。
朋友说自己的摄影仅小学二年级水平,而我的博客不过幼稚园水准。但这些重要吗?我眼观世界,我手写我心,自娱自乐,有无人观赏,有无人喝彩,那有什么关系。
用其中的一块面包,换一朵水仙,陪伴着自己,快乐地过自己的日子。
篇四:面包与水仙花_
饥肠辘辘时,我们最需要的是食物:解决吃饭问题后,我们并不满足,还需要另一种食物——精神食粮。
穆罕默德曾说:“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是的,我们不会满足拥有的只有食物,还需要精神世界的充实。
倘若,只有饥饿,谁又能不需要面包而选择水仙呢?没有酒食,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能千古流传?又怎会有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然而许多人更追求精神的充实,即使他的下一餐还没有着落。他们用自己所追求的梦想支持着,执着地坚持着。曹雪芹在饥寒病痛中坚持着《红楼梦》的创作,不曾因穷困潦倒而放弃过;马克思也完成了《资本论》。
我们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居里夫人在法国求学时,只住在一间四面透风的阁楼,严冬非常寒冷,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她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钱钟书先生,深居简出;登月第一人,潜心钻研,拒绝出版传记;我国航天人,铸成航天精神……精神贫瘠的人,是否应该反应?
物质世界繁华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那一朵水仙花。当花飘香时,我们才能找到心灵那座春意盎然的后花园。
枷锁的压迫,使我们翻身后冷落了精神生活,人情、金钱、权力……当一切都不只是面包时,我们又缺少了什么。此时,就得换取缺少的东西了,那是丰富的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将要换的花。
花开了,让美丽留在枝头上;草绿了,让清新洒向大地;快乐了,大家一起分享。花香吸引鸟儿的到来,与花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的思想而行,则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对于物质的面包和精神的水仙,你选择哪一个?或许答案是后者。
篇五:面包与水仙花_
读罢《棋王》,我不禁自问: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里,我们的精神应当寄居何处?
穆罕默德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当用其中一块换一朵水仙花。文中的几个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体现了面包与水仙花的矛盾。
对于王一生,食物能解饿,棋能解忧。王一生对这两样事物的都十分热衷,而棋对于他而言显得更重要些,因为他说:‘’人一迷上什么,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然而这两者似乎不能和谐共存,从王一生迷上棋的童年时代起,就受到了重重阻力,母亲反复告诫下棋不能当饭吃。同时,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也确实不适于个体个性爱好的发展:饥饿摧毁人们的精神,文化控制麻痹人们的思想,闭塞阻碍了人们的眼界,这些都使觉醒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困于物质,不见精神者固然悲哀,而有所寄托,却不知寄托之意义者更为悲哀。
画家与“脚卵”代表另一类人,“脚卵”卖了祖传的 棋,只因不能忍受农场的罪,并说“棋不能当饭吃,用它通一些关节,还是值的”。棋与饭再次被放在一起比较,无可奈何之中物质需求终究战胜精神需要。而画家十分认同他,他说:“不能怪你,你没有什么可不得的要求。我这两年,也常常犯糊涂,生活太具体了。幸亏我还会画画儿,何以解忧?惟有——唉。”这句话感慨复杂,可以想见画家曾经也是为了梦痴迷过,直到受到了现实的深深打击,最终灰心的一类人。
而捡烂纸的老头代表了第三类人,他深受为棋不为生的思想影响,最终使棋坏了生。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完全理想主义大多会近于空想主义,企图以精神完全压灭物质是不可行的。这两者相生相斥,永远矛盾,又永远共生——这是哲学层面的永恒问题。
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里,我们的精神应当寄居何处?在书的末尾,我很认同一句话:‘’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不太像人。‘’我想,如果我手中有两块面包,我只会用其中一块换一朵水仙,而不会用尽所有面包换水仙,也不会将自己拥有的水仙出卖换面包。这是我的人生原则与精神坚守。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