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就像是美丽夜空中的繁星,闪着绚烂的光芒;而我们身上同样也免不了有缺点,它们像那飘荡着的薄烟雾霭,有时,会挡住星星发出的光芒。如何让烟消,让云散呢?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我想,让自己的夜空变得更为闪耀的,便是读书了。书本中涵盖了古往今来名人志士的思想精华,有的影射了社会状况,有的则记录了世事的变迁;有的寄托了作者深切的情思,有的则反映了时代的发展……我们读书,不是指整天围着教科书绕圈圈,而是要博览古今中外各种名篇著作;我们读书,不是指与一个个文字相望而止,而是要与它们相知相通。然而,什么是读书呢?就是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能吃透书本里的知识内容,能咀嚼出书本中暗含的味道。简而说之,便是阅读与学习这两个过程。读书,常常能给我们许多特别的感受。当我读到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总能感受到攀登者渴望达到顶峰的那种振奋与昂扬;当我翻阅张德芬的灵修著作时,总会从中汲取到如雨露般滋润和甘甜的感悟。俗话说,“读一书,长一智”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吧。感受愈深,前进也会愈有动力。有了动力,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前进的方向。读书,其实不只是为了外在的功名,更重要的是为了滋养内在的心灵,让我们变得给更为完善,从而一步步臻于至善。何为“至善”,它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渴望达到的最完美的境界,它使人的思想精神得到升华。达到至善,我们往往如身处高峰听天风浩浩,看云海荡荡,那是一种满足,一种喜悦。因此,活在当下,追求完美,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所在。纵历史长河蜿蜒曲折,历史大山跌宕起伏,仍有不少热衷于读书的人,向往自己的前方。有的如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般一生眷恋国民;有的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一生追求宁静与安逸,有的如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般一生追求达而济天下……他们在深水与热火中徘徊,却久久不忘内心所往。任风雨肆意挥洒,任霜雪肆意填埋,他们不忘向上登攀,只为追求心中的“至善”境界。唯有读书,是亘古不变的道路,唯有读书,是永垂不朽的法杖。古人手捧经书,只闻得一抹纸香,徐徐渗入心堂;今人读书却只求脑中所想,有的人期待今天的纸张能张铺成自己通往成功的道路,有的则憧憬笔下的文字能装饰自己外在的气质,拥有万人敬仰的形象……时代在发展,人的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勿忘初衷,不忘至善,是我们立于尘世的基石。若只剩外在的渴望,也许会让自己变成一张白纸,空无思想。若止于至善,我们会得到清冽甘泉的浇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但时光之长,道路之广,又怎会没有与书形同陌路的人呢?眨眼之间已过了几十个世纪,即使如今的科学进步,思想进步,但我们与书本的会面却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电子屏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现代,精神的警钟却开始敲响。没有读书,又如何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又如何让我们走向至善呢?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精致的宝石就是至善的境界,而书本,就是我们手中最好的雕刻刀。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的我们也会不断被赋予智慧,而智慧,就是精致的宝石才会绽放的光芒。几千年的文化,凝固于书本之上,几千年的文化,定格于书本之中。捧起一本书,心犹如在苍茫的蓝天之下,在广阔的草原之上,无比自由与舒畅。此刻,再无喧嚣,再无不安;此刻,只有平和,只有淡然。书本让我们的心向下沉淀为无尽的力量,助我们摆脱腐朽,超越尘俗,止于至善。听,嘈杂浮躁世界掩盖不了的豪言壮语;看,灯红酒绿世界遮挡不住的典雅文字。携一缕墨香,向心中的至善出发。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