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言:“人室由户”,要进人作文之“室”,必须通过审题之“户”,所以作文基础等级中把“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即作文的审题放在第一位。
一、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与审题
请看下面的材料:(2007汕头一模)
1、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
提问: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回答:确定材料陈述的主要对象。
回答:女大学生。
点拨:一般来说主要对象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但是有些材料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看几眼,如下面的这则材料:
2006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这个材料陈述的主要是国民图书阅读率和网上阅读率的有关数据,有不少考生完全抛开这两率单纯就阅读确立话题,这类作文在阅卷人眼里始终感觉与材料不是非常切合,有些省份也因此做了适当的扣分要求。
提问:第二步又该做什么呢?
答案:确定材料陈述的主要结果。
结果:大学生应聘成功。
提问:第三步要做什么了呢?
答案:由果探因,深入思考材料所述内容下隐藏的深层原因,以此确定写作的基本内容。
我们也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选择某方面切入来构思作文:
⑴ 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⑵ 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⑶ 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⑷ 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过渡:小结只呈现或故事或新闻事实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的步骤方法。
有些新材料作文题,命题人为了适当的降低审题的难度,在材料中作出提示。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7年海南卷)(60分)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已经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了材料的全部,你认为命题人对写作的提示在哪里?
答案:在材料的结尾部分: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点拨:在分析材料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是材料本身对主要事实是否有“点评”,因为命题人往往是以“点评”的形式来对作文的内容区间做进一步的限制的。
请你据此确定一个写作的观点。
点拨:既可以从“抢抓机遇”方面切入,亦可以从“执著”精神方面入手。不过对考生而言,从“创造并不难,创造其实离我们很近”这方面立意可能会更好操作一些。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描述一次创造的经历、可以叙写关于创造的情怀、可以编写故事等。如果能在文章中彰显“生活中人人都有着一种潜在的创造力”或“要让潜在的创造力量发挥出来,必须要关注现实生活”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力量毫无了解、缺乏信心,不思创造的人,永远不会成功”等稍深刻的主题,再加上准确而又形象的表达,相信会得高分的。
过渡:我们知道了这个诀窍之后,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一则材料: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拨:试题中的两个材料有较为突出的对比性,从捐款助人的结果上说,材料一是失败的例子,材料二是成功的例子。第一个材料说的是受助者不懂得回报,也就是没有报恩之心。第二个材料最后一句话可以看作是“点评”,对这句话稍加提炼说的也是报恩。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温总理说:“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
材料二:“不随地吐痰”是人人应遵守的行为守则,是一条小道理。但随地吐痰的人多了, 不讲不行了,不大大的讲更不行,以至讲到了国外,成为我国出国人员的一门“必修课”。这条小道理也就变成了大道理。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或你的自身体验,任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这个材料跟前面的材料有什么不同呢?
点拨:它属于无情节的文字材料。材料本身蕴含有观点的,体现命题意图及题旨。
中心意思有两点:一是,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二是,大道理和小道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道理也可以变成大道理。
小结:通过以上的题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启发之一:只呈现事实的材料我们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结果,然后由因索果。
启发之二:既呈现事实又加以点评的材料作文直接按照点评的内容立意就可以了。
启发之三;完全不呈现事实的,分析材料本身蕴含的观点就可以了。
关于材料所起的作文分析:材料是指作文题中除去题干和注意或要求两项外所剩下的中间部分。材料首先出现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中,但在部分命题作文中也有出现的情况。试题中有一部分的材料或本身包含有一定的道理或者体现一定的主旨及观点,或是材料体现着命题的意图,限定着作文的中心主旨及内容范围。试题中有一部分材料,本身不包含道理或观点,也几乎不承担体现命题意图的任务,只是对试题起一些辅助的作用,如引出题目或话题、例说题目或话题、解析题目或话题,这样的一类材料,不是审题的重点。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应该是属于前者,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属于后者的材料。
二、话题作文的材料与审题
1、话题作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比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中: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此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这是“材料”。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就是“提示语”。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显然是“话题”。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这显然是“注意”。
2、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尽管社会上对高考众说纷纭,但不能否认的是,有许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亲爱的同学,也许你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围绕着高考,有许多经历和见闻要记录,有许多感悟和认识要诉说……
请以“酸甜苦辣说高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3、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方法指导:
第一,分类型:词语型、短语型、句子。
第二,明词义。
第三,抓题眼。
第四,添因素、设问题。
三、命题作文的材料与审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自从出生之日起就步入了生活的旅程,有人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好的家庭;有人却是不幸的,因为他的父母都是最普通的农民甚至有身体的残缺。但是,幸运与不幸并不代表着幸福或不幸福,生活的质量不单取决于先天的背景,还与后天的许多因素有关。会过生活的人就像高明的厨师,即使是极普通的原料也能调制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来。生活究竟怎样过,学问很多。
以“生活可以这样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800字。
命题作文的审题完全可以参照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进行。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