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三>文章详情

小学语文之《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作者:刘梦乐 2015-12-26

《狐假虎威》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的训练重点仍旧是“读课文了解内容”。《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记叙了一只狐狸被凶猛的老虎逮住了,狡猾的狐狸灵机一动,告诉老虎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它见老虎不相信,还带着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了一趟,小动物们见了老虎吓得纷纷逃跑了。凶恶的老虎上当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蠢刻画得生动、形象。

根据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纳闷、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狐假虎威”等词语。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五个生字。知道“狐假虎威”的含义,积累描写神态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题质疑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关键词语,能够结合角色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以填空的形式掌握课文的大意,能对课文的内容或情节表达自己的看法。

情感与态度:

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知道向狐狸那样借被人的威风是不对的;同时在区分“狡猾”和“聪明”的基础上,对狐狸的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

上了一个阶段的低年级教材后,发现了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新教材所选的课文素材都很好,蕴含着很多的语言文字训练点,但是教时的安排又特别的紧凑,常常是觉得讲得意犹未尽但是时间已经用完了。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专注最重要的内容,给学生最扎实的训练的同时兼顾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成为放在我面前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根据上述情况,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教学伊始,通过“谈谈你读过的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老虎或狐狸,并说说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谈话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在揭示课题后,便让学生快速自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找出文中能直接告诉狐假虎威意思的句子,并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在课题和句子之间建立有效构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按要求划句的能力,也让学生先从字面上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即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紧接着就以质疑的方法引领学生再深入读课文,三个问题“狐狸为什么要借威风?”、“狐狸是怎样借威风的?”、“狐狸借威风的结果怎样?”成为之后学习课文的主线。这一设计,帮助学生较好的在短时间内对全文有了一个清晰的线索,为之后的学习定下了基调。

为了让学生通过读文体会狐狸的狡猾,我抓住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内容,以及老虎对狐狸的话所做出的不同反应,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知道即使是百兽之王的老虎也被狐狸借老天爷的威风给蒙住了,从而进一步体会出狐狸的狡猾,也体现出那只老虎的愚蠢。

对于狐狸怎么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我紧紧抓住“一前一后”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再次联系上下文,找到相关字“带”,并通过说说,演演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借助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狐狸的狡猾。最后在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借助板书内容复述课文,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也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学生积累了一些好词,如:大摇大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深信不疑等。

另外,在课文学习的结尾处我设计了一个讨论的环节: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你们喜欢这只狐狸么?为什么?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不但谈到了“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不是凭自己的本事,而是借着别人的威风,很狡猾。”,也谈到了“我挺喜欢狐狸的,因为它在被老虎抓住,就要被吃掉的紧急关头,很快想出了办法,救了自己。”这样的讨论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到了课文的中心主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初步引导他们能够辩证的、全面的认识事物。

这堂课的问题是:在已经清晰呈现了主线的情况下,有些环节还是放不下“面面俱到”的想法,让主线在一些地方变得不够清晰,分叉过多。另外课件制作上,对画面的精美追求过高,却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