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出现了比较多的对立和磨擦。如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天然气管道问题、东海划界问题、鼓吹“中国威胁论”问题、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及将停止对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人民的反日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每当日本政府一次又一次采取不友好动作时,民间要求制裁日本,抵制日货的呼声。不仅个人抵御日货,还呼吁成立民间组织共同抵制日货;不仅民间抵制日货,还要求政府抵制日货。甚至说谁要是不抵制日货,谁就不爱国。
当然,要求抵制日货的呼声反映出我国人民对日本采取的一连串的不友好行为的愤怒情绪,反映出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虽然有些情绪化,有些偏激,但也是可以理解,有情可原的。但现在需要警惕的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妄图利用人民的反日情绪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如何看待抵制日货的问题,经冷静后的思考,谈点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中日斗争的长期性,掌握对日斗争的主动权。中国经过将近2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近十年,中国经济更是走上了“快车道”,以年均增长速度引起全世界瞩目,和日本的“小数点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第一次面临一个蒸蒸日上、国力迅速增强的中国,从上层到一般国民程度不同地都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产生的一种不安感和恐惧感。于是日本政界和舆论界便以各种精致的理论来给中国的顺利发展设置障碍,千方百计地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自然使两国间的摩擦和对立趋向增多。中国的迅速发展是日本最不想看到的,这从根本上打破了日本妄想称霸亚洲的梦想。只要日本一天不放弃妄想称霸亚洲的梦想,中日之间的摩擦就一天不会停止。有磨擦不要紧,可以通过对话、交流,相互解除误解,达成共识。如果要是一有摩擦就采取抵制日货的措施,中日对立关系定会逐步升级,势必会导致成危险的对抗,从而影响我国尽可能争取更长时间的国际环境,实现和平崛起的大政方针。因此,我们要用向前看的态度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宽容大度,把握大的方向,使形势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而绝不能任凭情绪处理外交关系,让一小撮蓄意破坏中日关系的右翼势力牵着鼻子走。
二、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努力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平台,真正做到开放政策利国利民。我国自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大量的外资开始涌入我国,外资涌入的同时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科学。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众所周知,在公平竞争的平台上,竞争对手越多,无论是从价格上,技术上对我国就越有利。但竞争对手越少,我们选择的余地就越小,我们的处境就越不利。从我国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发展的实践过程来看,无论从汽车的品种、价格、质量,服务等都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进一步证明争取多国进入市场展开公平竞争的正确性。敞开大门,让世界各国来竞争,首先受惠的是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从这个角度看,抵制日货,无疑是等于自动放弃了与各国竞争的一张牌,很容易受到对方的制约,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三、中日相争谁是受益者?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如果采取抵制日货的措施,日本便会转向拉拢与我国竞争或对立的周边国家,这样一来无疑会给我国增加周边压力。我们知道印度是中国最大的两个陆上邻国之一,印度一直把中国视为对手。印度的军事实力近年来有了极大的提高,印度要“雄霸”南亚地区,甚至要把印度洋变成真正的“印度之洋”。如果我国采取抵制日货的措施,日本一定会加大向印度的投资,目前已经出现了种种迹象,这一反一正,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影响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从现实的中日经济实力分析看,目前还不是采取抵制日货等过激手段的时机。中国现在还是第三世界的国家,经济实力还很有限,还处在全国奔小康阶段。而日本早在70年代就确立了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日本做梦都想成为“政治大国”。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虽然增长速度趋缓。但在近十年或二十年仍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当今世界500强中,日本企业仍高居88席之多,而中国只有12席。在此实力对比相差较大的条件下,采取抵制日货的方法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而是应当用我们的强项对日本的弱项,发挥我们政治大国的优势,利用日本急于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机会,争取更大更多的利益。
综上所述,如何处理中日之间的摩擦,我们应当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努力把认识提高到党中央的对日政策上来。认清当前的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发展、合作,机遇大于挑战。对日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增进信任,促进合作,以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全面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真正实现我国和平崛起的目标。
因此,对待中日之间的摩擦,要理智地综合地进行客观的分析,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