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三>文章详情

鲁迅

作者:贺家乐 2017-07-25

鲁迅

纯粹是偶然,在众多的文学著作中,我独独爱上了鲁迅的作品,并终日沉醉在他那作品里。第一次接触到他的作品,书名是《故乡》。《故乡》里着重描写了鲁迅对故乡美好的回忆。比如钓虾,晚上与小伙伴们一起看社戏。看完戏后,又去偷罗汉豆,煮着吃。还有就是与闰土一起看瓜刺猹……我就像孩子不能没有零食一样,离不开鲁迅的书。于是,鲁迅的《朝花夕拾》、《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一本又一本的书在我的书柜里安了家。我不再爱买漂亮的衣服、礼物,只是终日想着怎样让更多的鲁迅作品来到我的身边,并拥有他们。从现在起,我是宁可无零食,不可缺鲁迅了。同学评价我说:“你是整一个‘书狂我笑笑不言。”对,我就是为鲁迅的书而“狂”的。因为读他的散文,可以抛却一切外界的烦恼。有些人终日对电视或网络游戏沉迷,而对于我来说,一本鲁迅的书,就是一部极有趣的电视或游戏。当你打开扉页,看了开头,就会犹如磁石般,被深深的吸引着。想知道,故事的结局;想知道,一个个谜团;想知道,书中的人物是否能善有善果……遇见鲁迅,爱上鲁迅的作品,崇拜鲁迅!

鲁迅作品综述

在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中,《呐喊》和《彷徨》仍然是被关注的热点。这些小说曾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几十年,现在一般地解读其艺术内涵也许并不困难,重要的在于有所发现。胡尹强的《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新论》发现,《呐喊》、《彷徨》的二十来篇作品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系列小说,它们相互补充、相互阐释,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铁屋子意象所隐喻的丰富底蕴——鲁迅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宏观把握和感悟。作者以铁屋子意象统摄全书,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李靖国的《〈狂人日记〉重探》发现,狂人形象的反封建并不具备彻底性与不妥协性,但这丝毫不降低作品的思想价值。恰恰相反,鲁迅的忧愤深广,正是通过一个清醒深刻的思想者被封建宗法制度强行剥夺自由思想独立人格而致“狂”,进而刻画了传统势力和礼教连“迫害妄想”症患者病发时的种种表现都不容许存在。最后,封建宗法制度与传统文化系统居然将“狂人”治“愈”,将反封建者驯服为其忠实的维护者与奴才,以此揭示封建主义“吃人”的凶残、虚伪与“高明”,从而警示改革者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

日本学者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发现,鲁迅小说中有一个“鬼”的形象系列:传统文化“鬼”、民间民俗“鬼”、国民性弊端“鬼”、自身意识到的“鬼”,在这些“鬼”的意象中,《呐喊》和《彷徨》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批判价值。王冰的《鲁迅作品中生命群像的存在主义哲学色彩》以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发现鲁迅作品中有一个“佯狂”、“向死而生”的生命群像。曹书文的《论鲁迅小说创作的家族意蕴》发现,鲁迅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创始人,《呐喊》和《彷徨》对女性命运与精神悲剧的关注,对封建家庭叛逆知识分子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我国现代家族小说不断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缪军荣的《永远的地狱——论祥林嫂之死》发现,祥林嫂之死的原因其一是旧礼教各条律之间的内在矛盾,是族权与夫权之间的相悖;其二是愚昧大众“看客”的凶眼,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祥林嫂产生犯罪之感、自我心灵折磨以致跨入地狱之门。解志熙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新小说中的旧文化情绪片论》认为,《呐喊》诚然是一部悲愤控诉旧文化、旧礼教,热情鼓吹新文化、新道德的“呐喊”之作,但某些篇章如《故乡》、《社戏》等其实也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旧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与反顾。江业国的《鲁迅笔下阿Q之死的“仪式感”》认为,鲁迅描述阿Q之死的“仪式感”,既是为了在艺术上终结这个“问题人物”,更是为了使“阿Q”彻底成为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辨的艺术符号。

不少研究鲁迅小说艺术形式的成果也颇具新意。严加炎的《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利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发现鲁迅小说是有着多种声音的复调形式,正是这种形式赋予了作品以丰富、多义的美学意蕴。张直心的《神思会通:鲁迅小说的现代主义审美取向》认为,鲁迅小说创作的成功实践印证了鲁迅化的现实主义理论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方法并非势不两立,恰恰相反,它蕴涵着集合诸种方法冲突作用力的开阔性。李春林的《鲁迅与世界现代主义文学》也持同样的观点,他特别一反那种认为鲁迅只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观点,提出了“平行”说:“他并未完全抛弃传统现实主义,而又融入了新的‘文学趋势’——现代主义”。

张箭飞的《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认为,鲁迅小说中的许多章节和段落都契合了变奏、复格段、回旋曲、复调等音乐的旋律结构,具有独特的音乐美。赵卓的《鲁迅心理小说艺术综论》认为,鲁迅的小说大都属于心理小说,它以丰富多彩的心理结构形态和圆熟深刻的心理表现技巧,率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野,是带动中国小说现代化转型的先锋创作。邹贤尧的《鲁迅小说的先锋性》把鲁迅小说放到今天的后现代文学的语境中,仍然发现了其形式的先锋和前卫:“我们在先锋作家作品中看到的‘叙事实验’、‘语言狂欢’等等,在鲁迅那里就有。鲁迅在现代文学奠基时期发出的声音,抵达遥远的今天,依然清晰而鲜活”。朱寿桐的《〈呐喊〉:叙事的变焦》认为,《呐喊》的叙事方式可分为“宏观叙事”、“中观叙事”和“微观叙事”三种。

对下层社会不幸者精神状态的批判和鞭挞,基本上建立在鲁迅改良社会、民族进步的宏观视野上,属于“宏观叙事”,体现出的是作者对改造国民性的呐喊:“中观叙事”则指作品将叙述的背景移到比较封闭的、日常的人生场景,将主人公移向一些准“不幸”者,即被抛离了上流社会轨道而直接堕入下流社会的读书人,体现出的是作者对人性善的呼唤;而另外一些作品如《社戏》、《兔和猫》等,则主要是鲁迅自我情感的微波细流的寄托与抒发,属于“微观叙事”。这三种叙事方式共同构成了《呐喊》的“表现的深切”。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紧密相通;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吕叔湘也曾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到语文。”语文是母语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教育家的语论也说明了语文学习环境的广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在浓厚氛围中感悟、学习语文。

那么,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呢?从语文学习环境研究理论的基础和多年工作的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课堂学习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环境和校外(社会生活)语文影响几方面考虑。

1、语文课堂教学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一溪不竭的清泉

在语文课堂中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最有效地猎取语文知识。做好课堂上的每一环节,都会取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1.1课前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语文课第一次预备铃响,我要求学生快速回到座位上,全班同学整齐有序地朗读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能提前有效组织课堂秩序,更是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为课堂教学的开始提供有利条件。

1.2课前导入是营造语文课堂学习环境重要的一步,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预备情绪”。(罗曼·英伽登称对某个实在对象的感觉过程中为一种或许多特殊性所打动,从而唤起一种特殊情绪,即为“预备情绪”),因为正是这一种情绪引出了审美经验的过程本身。因此,精心设计好课前导入,便等于营造了一堂语文课的好氛围,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我设计了“图”与“读”的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生动的春的画图并与当春回大地时自己置身于春的氛围里的那种惬意、幸福与快乐联系起来,去想去感受,激发审美体验,又能创设课堂情境。同时,在展示图画时根据学习的需要可以选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一部分或片段,更能体现语言的音韵美,营造艺术的意境,从而感染学生,激活思维,如“春草图”的“读”,让人感触到了旺盛与活泼,“春雨图”却让人去享受一种柔美与宁静。这也说明文学语言或能建造一个比现实世界更美的心理世界,从而激起人去学习和了解的欲望。

1.3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个人教学经验的归结中,我常用的教学模式是:首先要求学生预习,不借助辅助资料或用之少少,只凭个人主观去感知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自己的角度必须有一定收获、启发和疑问,我们把这种预习叫做“学习捡拾和提疑”。课堂上,学生很乐意将预习所得的收获、启发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与评议,并将所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摆出,让大家一同来解决。这就是“探究、合作——拓展”学习法。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构建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起到的是“促进师”的作用,即把握课堂进度、调协学习内容的时间分配、启发和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结合个人备课的重难点将学生的问题归纳总结并形成一条有较的“教与学”的线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模式,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每个人的收获大家来分享,每个人的问题大家来解决,这种学习的环境是主动积极而浓烈的,又是互利双赢的,学生学得了知识,教师积累了知识,谁都在提高,谁都在珍惜和把握。

语文课堂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打造来的,而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学习情状总结得出具有个人特色教学模式而形成的学习环境。能在每一个好的环境学习,无论身处何地,都如行于语文中。

2、学校是营造语文氛围的园地,校园文化活动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感受语文的美丽园地。校园内所体现的每一种文化、每一项活动,总是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校园文化活动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

2.1深入推广普通话,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使用,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1.1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间活动或闲谈、集队、校会等使用普通话,是提高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营造良好的语文环境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国旗下的讲话”要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思想深刻,它是一堂鲜活的语文写作与思想教育相融的综合课。

2.1.2校园内的标语、版头等要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误用标点现象,因为它是用简短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引导和鼓动作用的口号,是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窗口。它的用词、标点相当讲究,否则,便会对人产生误导。

2.2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大语文环境。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氛围浓厚,是因为它是语文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校园文化离不开语文,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的辅助与点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办好校园文学社,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为学生发挥写作天赋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校内,经常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使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素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再如,校园里园景和文化长廊的布局,能给学生提供语文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如走进我们雒容二中,在大门左侧前方的小花园,园中唯一一小亭下雕刻着几位学生和一位老师相围学习的雕像,与四周的花木相映成趣,更寓意着祖国的花朵在辛勤园丁的浇灌下健康、快乐成长,再加上迎着旭日初升的园边的文化长廊相辅,更是知识的传播与思想的熏陶,真让人有如阅读了一篇极具内涵的文章。

校园里的每一项活动都有语文的影子,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语文的气息,它们确实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大语文学习的环境。

3、社会是语文知识形成的土壤。社会生活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可见,社会也承载着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任,社会生活也成为了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首先,社会的发展孕育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派生了丰富的词汇,是语文知识形成的土壤。如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外来词的派生,“网吧”、“网虫”、“因特网”、“菜鸟”等词语应运而生,我们日常语言表达也因此而丰富起来。这确实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其次,电视、广播等媒体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规范语言文字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合理、得体、谦让的语言运用会让人精神愉快,并使自己能常立足于社会而获更多赞赏。再者,家庭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家园。父母的阅读习惯、文明规范用语习惯、家庭教育意识等直接影响着家庭中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在家中,让孩子听听广播,看看新闻,给他们感受自然、社会、人物、过程的机会,使他们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磨炼思想、完善人格,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让生活走进了语文,让语文融入了生活。

社会是一部大书,社会生活是大书里的精彩,是我们获取语文知识的宝殿。

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与课堂、学校、社会的关系确实密不可分。语文课堂教学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课堂中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猎取知识;学校是营造语文氛围的园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社会生活是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社会发展、家庭教育等都与语文知识的形成和传播息息相关。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才能让语文这株美丽的花儿在课堂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在学校的园地中接受阳光、雨露,在社会的土壤中成长、开花!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