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在《愧对一切死亡》中写道:“死者一无所有,仅仅是世界的堕落与缺席。我们夺走它的一切,不给它留下一种颜色,一个音节。”
但我们难以夺走的,是灵魂。我羡慕那些朝圣者的灵魂,像黑夜里永不感到疲惫的眼,为大地重新创造着光明;我羡慕那些不屈者的灵魂,像深海中静静沉睡的珊瑚,凹陷的残体中迸出力量;我羡慕那些苦行者的灵魂,像古木上凝团的琥珀,在亘古不变的变迁中坚守禅心;我羡慕那些孩子们的灵魂,像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头,用炽热的心情不知停歇地爱下去……我更羡慕的是那些活在死亡中的灵魂,同所爱之爱在一起,同曾失去的孤独在一起,在沉默中动荡不息。
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读过《海的女儿》,都为小人鱼的爱情而感动,为小人鱼最终化为泡沫而伤心。但长大后,细细读来,与其说这是一个追求爱情的故事,不如说它是一个追求灵魂的故事。在海的远处,海水蓝得像矢车菊的花瓣,晶莹得像一块玻璃,宫殿上一开一合的牡蛎,中心的珍珠闪闪发光,海里的人们尽情地歌唱舞蹈。这一切多么令人向往,然而这样的美好背后,更多的是空虚与无聊,他们有三百岁的寿命,有无穷无尽的珍宝,有安全舒适的家园,但他们没有灵魂。像小人鱼的外祖母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活三百岁,不过当我们在这儿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水上的泡沫,我们甚至连一座坟墓也不留给我们最心爱的人呢。我们没有一个不灭的灵魂,我们从来得不到一个死后的生命,我们像那绿色的海草一样,只要割断了就再也绿不起来了。”这样的长寿又有什么意义呢?小人鱼放弃了长寿,舍去了鱼尾,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声音,离开了家人和大海,为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一份一见钟情的爱恋吗?不,绝不是这样的。可以说她是为了王子,那个她深爱着的、并能给她不灭灵魂、给她全部生活希望的人。
只要他能爱她,以全部的思想和爱情,忘记家人以及周围的一切,愿意永远与她在一起,她便可以获得一个同样不灭的灵魂,可以像人类一样在死后永生。但,王子终究还是没有爱上她,他深爱的是那个“救”了他的邻国公主,一尾鱼注定只能旁观他人的幸福。
即使她的姐姐们用自己的头发为她换来再次变回人鱼的机会,她还是放弃了,她不想再一次回到那副没有灵魂的躯壳中,不想在空虚与迷茫中活过三百年,不想在死后就化成泡沫而不能留下一点自己的痕迹。故事到这里,也许连作者本身也不忍心了吧,便把结局写成小人鱼化成泡沫升上了天上,天堂里的人告诉她只要再等三百年,便可以拥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这样付出了生命和漫长等待换来的灵魂,也许才是真正不灭的吧!影片《海上钢琴师》的开头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个发现自由女神像的人,他们以高声呼着、推挤着,为了一个不知道结果的目标而激动,从而开始新一轮的奔波。”但,他们想过吗?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浩茫的城市,光街道就有几千条,房子也有那么多,太多的选择摆在面前,他们将何去何从?又怎样去爱上一个人,拥有一所房子,得到一块土地,开始一种生活呢?在那么多的选择面前又怎么不会精神崩溃呢?与电影《楚门的世界》所给出的答案:“要!宁死也要!”所不同,《海上钢琴师》给出的答案是:“不要!宁死也不要!”同样让人震动。影片的主人公1900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一生从未踏上过陆地,即使在影片末尾,那艘船将被炸毁,唯一的好友冒着生命危险劝他下船时,他仍没有动摇。他说:“陆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太漂亮的女人,是太长的旅程,是太浓烈的香水,是无法演奏的音乐。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望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下去。我之所以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见到的,而是因为我所见不到的。”
他坚信着弗吉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归宿,船上就是他的世界,那个陆地上的世界只存在于他的幻想之中,有着太多的不可知与不确定,而大海才是他灵魂的寄居地,在那儿才可以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诚然,他的灵魂活在他舍弃生命的坚守中。
对灵魂的追求,可以说是人一生最神圣而伟大的事;对灵魂的坚守,也可以说是人一生最庄严而美好的事。每个人拥有着不同颜色的灵魂,不同内涵的灵魂,以自己所喜爱的方式拥抱灵魂。让我感动的、让我敬重的是那些敢为了灵魂付出生命的人,他们是极少数的,但又是极伟大的,他们有着为灵魂而活的勇气和决心,他们以死亡换来的灵魂,是不灭的,圣洁的。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