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世纪里治国求发展的一个纲领,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划时代的历史性战略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可以说,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和资本主义社会所追逐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恰恰相反的,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区别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则在“人”,认为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且人的素质集中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如果社会的发展脱离了人,不是为了人,那就失去了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反驳”违背人民利益的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重点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一种继承和进一步补充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要着眼于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新的实现条件,即认为:社会主义不只是简单地为人们提供一个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各种需要,来促进人民素质的全方位提高,逐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现实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观。用“可持续发展观”来制定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划,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辩证思维的实践观点,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 “科学发展观”提倡要把社会的发展不再仅仅理解为经济的发展,或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即GDP的增长),而是要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健康发展,要摆脱已有的片面发展、病态发展等陈旧发展观念,真正地促进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