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又来
冬去春又来……渐渐地,我开始相信宿命了。我相信人世间的一切,在冥冥之中就早已被安排。
老天喜欢和你作对,生活喜欢和你开玩笑,这是考验?还是注定?我都无从得知。当被老天捉弄的团团转,当付出的与收获的总是不能成正比。谁还有力气挣扎?于是,我只有徘徊,徘徊在每一个角落。故而,我也只有游离,游离在每一条大街小巷……这是在给心灵寻找一个归宿吗?或者说是在给精神找一份寄托?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当身与心的疲惫融为一体,真的很累很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你专注的东西往往都会离你越来越远。你不希罕的东西反而会离你越来越近。
自08年,到现在。我们都在一点一点地蜕变。是的,人总会成长。好的成长可以磨灭你的意志,而坏的成长却可以颓废你的人生。有句话说得好: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我想大度一点,我想少计较一点。可当快乐离我越来越远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到。酒不醉人人自醉。如三千烦恼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当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小镇,这个学校,这个班级…还有这一群疯疯癫癫的室友。都给了我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这些过往,叫我如何释怀?我怕,怕离开这里。我怕去到那些陌生的环境,一切都会不如人意。都说我们学校就如同一个小社会,而今当要面对外面的大社会的时候,心里面有的只是恐慌。也许人总是不容易满足,小时候想长大,长大了想回到童年。读书的时候想毕业,毕业的时候却还想读书。这就是贪婪的人性。我知道,社会很复杂,人性很虚伪。所以我必须让自己独立,必须让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然后去面对外面纷扰的世界,去应对世间的一切喧嚣与浮萍。这是个伤感的季节。偏偏我又是一个伤感的个体。我想要理性,可偏偏又被感性所打败。
生活总是这样不如人意。曾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要各奔东西。心里充满着不舍与感伤,还有万千的惆怅可该来的总会来,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我们只能勇敢的去面对。我会很用心的记住在这里走过的朋友们,不管是过客,还是长期用户,他们都在我的心里演奏过不同旋律的杰作。我们毕业了,也许这个校园,再也不会有我们诗情画意的身影。在灰蒙蒙的教学建筑林宇间,再也没有我们叹惜时光匆匆的碎语。但在淡漠的后面,总是有些许不明的火苗在撺掇。在不安分的未来,有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道一句“同学,朋友,大家”一路走好!
素莲幽香
我好读书,犹好中国古典诗词。
语言精练是中国古典诗词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那干练简洁的寥寥几十字却又韵味十足,笔墨精练却又形象生动,富有音韵美。古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中国古典诗词犹如一个浩淼的大海,茫茫无际,怀珍藏宝,足以令后人探奇揽胜,流连忘返。
偏爱并非没有缘由的。质朴天籁闻余韵的古逸,天然画卷醉风流的诗经,瑰丽七绝明珠来的楚辞,风骨散落汉家尘的汉魏南北朝诗,光焰万丈长的唐诗,哲思义理诗中藏的宋元明清诗,豪放绻缱两相宜的各朝词卷以及断肠在天涯的元曲,无一不是世界瑰宝。我喜爱屈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高洁傲岸,我喜欢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辉壮阔,我喜欢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婉转缠绵,我喜欢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豪迈,我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远闲静……
我向来是不认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中国古典诗词就犹如一枝出淤泥而不染的纤纤素莲亭亭玉立于文坛之上,纯粹而干净,飘渺朦胧又意味深长,静心阅读,让人“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那是一尘不染的感悟,说是“黄金屋”、“颜如玉”反倒是玷污了它。尤其是烦闷之时,泡一杯茶,捧一本中国古典诗词,细细品读,品至深处自然忘却了尘世喧嚣,忘却了经年悲喜,又怎有心念及“黄金屋”与“颜如玉”?也正是为何雅士们都爱在品读中国古典诗词时泡一壶茶——一颗浮躁的心就犹如水中茶叶渐沉,随之茶香弥漫,沁人心脾。中国古典诗词就是有这种能力,有那种令人沉心静气、镇定安宁的魔力。
常有人说,人之一生,必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是生性懒惰之人,做不到行万里路,只能读万卷书以代行路。未能跋涉,中国古典诗词却带我走过了长河落日圆的漠北,走过了千山鸟飞绝的域西,走过了那十里荷花香的江南。领略了烟波画船之春、朝云暮卷之夏、云霞绚丽之秋、冰肌玉骨之冬。看到了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望见了小雨纷纷的渭城城门口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听到了琵琶声起王翰长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感受到了无言独上西楼的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们所说的坐行千里读遍天下大概便是如此吧。
而现今社会,物欲横流,缺少的正是那份静心。闲暇之余为何不悠然坐下,打开封尘的书柜,翻阅一下国粹精华,流连于中国古典诗词之中感悟人生呢?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