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雾初晨微光,映轩窗,清风拂过衣角跃书房。
古今人,天下事,浅墨香。字字珠玑烙于谁心上?
清雅墨香,谁为谁狂,谁又为谁伤?
——题记
自孩提时起,我就对油墨的芳香情有独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买到新书后贪婪地嗅着那些书页的味道、那些清雅的墨香,如雨后的小草感受落红的气息。那种难以言表的清香,极像一个江南女子,散发着特有的魅力,令人神魂颠倒,深深迷恋,似乎字里行间都有她精致的面容、醉人的笑意。
她挽起长发,长衫加身。严肃的面孔下,是她的知书达理,惊鸿一瞥中,是她的才华横溢。
每每在学习中身陷囹圄,读起孔夫子的言语,便惊奇、顿悟、释然。生活中,当首孝悌,学习中,必学思并重。我徜徉在这墨香清雅中,体会《论语》等古籍中的条条真谛。我似乎身处古时的书斋之中,秉烛夜读,在蜡烛的袅袅青烟和烛泪中浮想联翩、渐至佳境,在古籍的墨香清雅中感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她走上戏台,胭脂红下的她演绎如戏人生。她舞动水袖,朱缨宝饰之间是谁江山如画的豪情,是谁血流成河的哀伤,又是谁为情所困的迷茫?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谁初出茅庐,只为助先帝一臂之力,共同见证蜀国辉煌?是谁羽扇纶巾,知天文晓地理,算得次次神机?是谁美髯飘拂,一腔热血,走得千里单骑?是谁煮酒论英雄,慨当以慷,无尽魄力?那一章章的情节,何尝不令我神往,每每读起,仿佛身临其境。在她古典文学的舞步中,我与孟德东临碣石,共观沧海。我与孔明共坐帐中,一同静候那迟来的东风。一幕幕人生如戏,江山如画,带给我无尽豪情。回想那时,是桃园结义触动了我,使我感叹于这义薄云天;是草船借箭震撼了我,使我惊羡那神机妙算。古典文学的墨香清雅,在带给我无限豪迈的同时,还带给我王朝的兴衰覆灭。
唯他一人,能把红楼佳话,唱成辛酸泪。他是个痴人儿——试图用文字去描摹封建王朝的兴衰。在他笔下,黛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初读红楼,只是沉浸于故事情节,也常常为黛玉而悲。复读红楼,渐渐觉得黛玉不同于宝钗的世故。她单纯而又尖刻,以绛珠草的身份,给了时代和社会一个答复,也给了那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恶浊世风留下深深的印迹。
墨香清雅,那是三国的群雄争霸、逐鹿中原,也是红楼的花谢花飞、独自泪垂。
她独上高楼,轻抚琴弦,和上一曲。我懂,那是从唐至清的记忆,只待她将这诗词曲的辉煌轻轻吟唱,汇入这凄冷的月光。
自从进入初二,我便深深地爱上了词赋的美丽。我曾狂热于稼轩了却君王天下事的万丈豪情,也曾感伤于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无尽离殇。在漆黑夜幕下,在夜深人静时,我都爱捧着他们的词集来读,渐渐懂得辛公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的爱国热忱,也渐渐明白纳兰不是人间富贵花的无奈心酸。
稼轩他曾远征四方,却也无奈南宋朝廷的纸醉金迷。每每走近他的词,都会感到他的剑气逼人,如同一把龙吟剑在匣中长啸。我愿与辛公一同,西北望长安,我愿与稼轩一道,看那大宋军队,气吞万里如虎。而他却空嗟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离开沙场,朝廷收去了他刀光剑影的权力。那些诗词,正是他报国无门的体现。稼轩的孤傲,风骨凛然,只换得最终空嗟叹。他思念沙场的旌旗如虹、军队蜿蜒如龙、血色如酒红,两行清泪沿着他的双颊流下。他的金石之容、豪气贯虹,只待梦回沙场,肆意挥洒,泪也终将刺痛双颊。而纳兰虽也远征塞外,看厌了大漠孤烟,却与辛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纳兰的词大多反映儿女情长,即便是提到塞外的词作,也大多是表现思乡——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并无稼轩那般豪气。但二人后半生词作的感情主调却有一个共同点——愁。辛公的愁,是对大宋的愁,“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纳兰的愁,是对亡妻的愁,“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纳兰的词几乎全是凄苦的,他的父亲也曾感慨:“痴儿痴儿,何苦若此?”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多少次,读他的词时,无限哀伤,犹如名贵的剑刺破喉咙,珍贵凌厉。墨香清雅,读过的词不胜枚举,我却独为稼轩而狂,为容若而伤。
墨香清雅,她,面戴素纱,为谁而舞?笑看千年文学变迁,她只存在于书页之间,待人发现。
残阳灯盏映余晖,合上书页,回忆似青梅。字里行间为谁醉,两千年间几轮回?
书海泛舟岂能悔?如今已是,窗外柳又翠。墨香清雅似蔷薇,辗转千年蛱蝶飞。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