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三>文章详情

鲁迅小说集有感

作者:宋茜 2011-12-19

毛泽东曾经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诚然,在二十世纪初的那个乱世之中,鲁迅先生执笔为刀,揭露和抨击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相比较于其他形式的作品,鲁迅小说作品的数量并不多,但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最初接触到鲁迅先生的小说是在课本之中,并非是完整的一篇,读完学完仍旧是懵懵懂懂。如今将鲁迅小说全集细细读下来,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吸引着我读下去的并非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实际上,相比于其他小说,鲁迅的小说中并没有激烈的鲜明的情节冲突,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通篇读下来,只觉得文风甚为清冷,极少可以见到通篇的解释和铺陈渲染,在文字运用和组合方面,极尽简练,能用几个字说清楚的话绝对不多浪费一句。整本全集读下来,虽然几乎都是短篇小说,字数不多,但是其中的人物和故事却分外鲜明,仔细想来,才发觉在那些简短而精炼的字句之下,蕴含的是鲁迅先生一腔热血。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读鲁迅的小说,你走进了,它便离你近了;你走远了,它便离你远了。想来许多学生在学习课本中有关鲁迅小说的内容时觉得晦涩难懂,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鲁迅笔下的小说在创作之时就是有其独特的时代性,若非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只单单拎出来小说中的一部分作为学习对象,对于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是在情理之中的。就这点而言,若想真的理解小说中表现的思想文化精神,必须要回到这些小说创作的年代,那个距离现在非常遥远却又非常接近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激烈交锋,面对着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剥削,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普通人民群众,既同情他们的遭遇,又痛心于他们的麻木。于是,那些深沉而厚重的情感,从笔尖流淌出来,化成刀剑直戳现实,化成一幕幕无泪的悲剧。

纵观鲁迅的小说,几乎都是悲剧色彩的,在这些简单的,精炼的,朴素的甚至还带有幽默的文字之中,读来却给人一种沉重的悲凉之感。小说里的每个情节,每个人物,几乎都像用冷酷的刀锋刻出来的一样。但是,在那个封建思想仍旧禁锢的时代,民主革命刚刚萌芽的时代,鲁迅手中的笔既然是武器,在面对和揭露社会现实的时候,又怎么能有丝毫的松动和缓和?可以说,鲁迅在创作小说人物的过程中,是凝聚着对封建思想的愤怒,对反封建的文化思想革命的热切的期待。只有高度的还原最真实的社会现实,才可能刺激和唤醒更多的人,才能使麻木的人们觉醒起来。鲁迅的每部小说,都有其特定的人物,特定的场景,一个一个的去揭露,一个一个的去解剖,将那些错误的思想,陈腐的观念通通暴露在眼前。但是,在这些如刀一般锋利的文字背后,却是热烈而真诚的感情,满怀着深切同情。正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的小说,虽文字清冷简单,却也朴素平实。翻看整部《鲁迅小说全集》,几乎都是发生在小人物和普通人身上的事情,读来也无非就是生活中的常见之事,但是这一人一物,一言一事,都是为了小说中所隐含的重要的创作目的服务的。取材于最普通平实的场景,用省俭的笔墨结合典型的生活细节,他塑造出了代表着旧中国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包括祥林嫂、闰土、华老栓等,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都是旧中国很常见的生活遭遇,旧时代人民的命运就这样在鲁迅笔下被揭露出来。但是,在这些平凡和朴素的背后,是经过构思和安排的,任何一部小说的写作,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情节和人物,故事和场景,都是作者经过思考和安排的。鲁迅小说的这种平实的构思方法,与他本人经过长期动乱和战斗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朴素的背后,是深刻的内涵和革命的激情,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和理解。越是真实而朴素的情感,越强烈,越能感召人。正如《文心雕龙》中的一句话: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

鲁迅先生的小说之所以能够感染读者,之所以能够称为直击社会现实的利刃,与他本身的知识和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在他的小说中,有冷酷,有平实,有朴素,有幽默,有讽刺,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有西方文化的融合。这些因素汇集在一篇篇小说中,也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近现代中国文化变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缩影。在现实主义的指导之下,从更高的程度,更深刻的把握现实,更深入的去面对真实性,去发掘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而唤醒当时麻木冷漠的人们。

读鲁迅的小说,读懂鲁迅的小说,是一个让人惊喜又震惊的过程。鲁迅笔下那个病态的社会,虽然已经距离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遥远,但是鲁迅笔下塑造的那些精神麻木的人物形象,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这些人物即使在当代社会也可以多多少少的看到,某个场景,某个人物,或多或少,会引起自己的反思。读鲁迅的小说,为他高超的文学创作技巧所折服,更为这文字下的明亮心灵所感动。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