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起于郡中小吏,从厕中鼠与仓中鼠的对比中得到启发:人像鼠一样,主要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后来,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在极端权利欲的驱使下,为谋高官厚禄,游说秦王。在秦二十余年中,辅佐秦王励精图治,远交近攻,蚕食诸侯,吞并天下。期间,他曾成功说服秦王废除逐客令,保住了地位;否定了封国制的建议,改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尊秦王嬴政为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亘古未有的改革,为秦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通侯,官至廷尉,惨绝人寰的焚书坑儒暴政的始作佣者就是出身儒生的李斯,他可以算是一个高明的政客和利口善辩的说客,要说服他绝非易事。
第一回合中,赵高故伎重演,摆明了形势,并撒谎说遗诏、国玺、信符都在胡亥处,并假惺惺地问李斯:“定太子在君侯及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暗示李斯背叛。果然,李斯责问赵高:何出亡国之言,这难道是你我这样的臣下所敢说的?赵高面对责难针锋相对,连发五问:你的才能能高过蒙恬?功劳能高过蒙恬?深谋远虑能高过蒙恬?得人心能胜过蒙恬?你和蒙恬谁最得扶苏的信任?第二个回合中,赵高反守为功,掌握主动,五句问话如利剑劲弩,直至李斯要害。李斯心虚了:这五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你怎么就这样责备求全呢?第三个回合中,赵高进一步说他在秦宫二十年深知皇室内幕:功臣折戟沉沙屡见不鲜。并把扶苏与胡亥作了比较:长子勇武刚毅,即位后一定用蒙恬为相,李斯一定罢归。而他一手培养与他关系密切的胡亥内心仁慈可继皇位,让李斯考虑。李斯严词拒绝:你怎么越俎代鲍,我奉天命难违,天命难违,还有什么可考虑的?第四回合 ,赵高以守为攻,强调事在人为:“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既誉且贬,把李斯逼向死角。最后,李斯以不忍辜负始皇知遇之恩,背叛托孤遗诏作最后抵抗,赵高以圣人迁徙无常为中心,巧言令色,为其包藏祸心作长篇大论。李斯举出几个血淋淋的先例反驳:晋国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同室操戈;纣王杀亲戚,不听劝谏,身死国灭。他不愿意步后尘,不作非人之谋。至此,李斯内心基本同意赵高的阴谋,只是担心事情的成败。第五个回合,赵高紧抓战机,做最后一击:扶立胡亥,就能保住既得利益,贵为丞相,世世因袭,反之祸及子孙,这正是李斯最担心的事。赵高一举击中了李斯那根最脆弱的神经。李斯全面崩溃了,仰天长叹,改变了立场,背叛了先皇及扶苏,与赵高胡亥同流合污了。使赵高完成了阴谋的第二步:取得当权派的支持。
完成了第二步,第三步就顺理成章了。赵高轻车熟路,草成伪诏,历数扶苏、蒙恬的过端,言辞凿凿,声色俱厉,赐令扶苏、蒙恬自杀。可怜为人忠厚的长子扶苏,秦王朝法定的继承人含冤自尽;一代骁将蒙恬扬威沙漠,手握重兵也自杀身死。就这样,宦官赵高这个小人物倾江山于三寸不烂之舌,易太子于刀笔之间。一纸矫诏,江山易主;一场阴谋,改写了秦王朝的历史。后来,赵高怂恿胡亥同室操戈,诛杀秦国公子及大臣,并投其所好,使其纵欲享乐,而自己大权独揽,结党营私,指鹿为马,蛊惑人心。最后,把昔日的同谋者李斯诬陷下狱,车裂于市,夷灭三族;右丞相去疾也被诬陷下狱,愤而自杀,扫除了他登上皇帝宝座的绊脚石。最终,赵高命阎乐劫持二世于望夷宫,要除掉他一塞众人之口,这个只做了三年傀儡皇帝的胡亥退而求其次,愿为一王、万户侯或黔首,均被拒绝,连想最后见赵高一面的可怜的愿望都没能实现,就被杀死。已登上丞相高位的赵高欲君临天下,实现做皇帝的美梦,因为朝臣的集体反对而作罢。对于李斯司马迁是这样评价的:“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不务时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谪立庶。诸侯已叛,斯乃欲强谏争,不亦末乎?……不然,于周、召同列矣”。应该说是非常中肯的。
虽然,后来赵高被子婴诛杀。但因为他倒行逆施,致使秦朝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更加尖锐,使得统治基础并不牢固的秦王朝的大厦彻底动摇了。公元前207年,刘邦兵临咸阳,子婴迎降灞上,秦亡。可以说,秦朝的掘墓人应该是赵高,而胡亥和李斯只不过是他手中的两枚棋子。把亡秦的责任归于胡亥、李斯或是子婴是错误的——把亡秦的结果当作了亡秦的原因。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